在台湾有一位夫人,早年丧偶,她在台湾靠教书赚钱抚养儿子,将儿子抚培养人。
这个儿子小时候很听话,她把儿子教育成人之后,送他到美国来留学。
儿子毕业之后留在美国上班赚钱买房,娶了一个老婆,生了一个孩子,打造了美满的家庭。
这个老夫人一直一个人在台湾,她计划退休之后到美国跟儿媳和儿子一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
就在她自己要退休前的三个月,她快点写了一封信给她的儿子,将这个愿望告诉儿子。
她自己一想到养儿防老,想到亲戚朋友羡慕的见地,喜从心来,于是她一面等儿子的回音,一面把台湾的一些产业和事务都处置掉。
在她退休的前夕,她收到了儿子从美国寄来的一封回信,开启信一看,里面还夹着一张3万USD的支票。
她感觉很奇怪,由于她的儿子从来不给她寄钱,她快点把信开启,信上写道:
母亲,大家经过讨论的结果,决定还是不欢迎你来美国同住。
假如你觉得你对大家有养育之恩,以市价计算,约为2万多美金,目前我再加一点,寄上一张3万美金的支票给你,期望你将来不要再写信来啰嗦了。
妈妈读完这封信之后老泪纵横,只感觉一生守寡,从此会老年凄凉,她痛不欲生。
后来她想通了,她把这3万美金兑换成台币,做了一次环游世界的旅游。
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儿子,信上写道:
儿子,你要我不要再写信给你,那样这封信就当作是以前给你信的补充文字。
我收到了支票,用你这张支票做了一次世界旅游。
在旅游中,我忽然感觉,我应该感谢你,感谢你让我了解看破、放手,让我看到人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是无根的浮萍,所有都在变化。
假如我今天看不破,还这么执着、这么痛苦的话,可能一年半载,我就会过世,或者我会想不通自杀,地府岂不又多了一个冤死鬼。
你的绝情让我看破了人间的缘聚缘散,所有都是无常,让我掌握了淡定从容。
我已经没孩子了,心无牵挂,所以我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啊!
赵朴初说过:爸爸妈妈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爸爸妈妈的家。生小孩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
这真的是一篇不忍心看,却又不能不看的文章……
虽然并非所有些子女都像故事中的这个儿子一样没良心,但做爸爸妈妈的,千万不要抱着老了靠子女的想法过活。
说真的,养老真的只能靠自己。
孩子对你孝顺,是福分;若孩子不够孝顺,大家也强求不来。最好的方法是,提前做好靠自己养老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