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说,假期综合征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不要说尚无自控能力的孩子,就是大人,每逢小长假一过,也会精神慵懒,四肢乏力,人在上班,心却还在放假。既然这样,大家就要遵循生理、心理规律,顺势利导,给孩子一个调整的时空。那样怎么样在暑假的最后时期收好心思,免受假期综合征的影响呢?专家觉得,科学引导分三步:
第一步,调整作息时间。因为长假期间,生活秩序与平常上学期间不同,晚上可以看看电视,上上网,早上难免就贪睡晚起。假如生物钟不准时调整,那样开学后上课就会迟到、打瞌睡。因此,父母要准时关闭电视、互联网,与孩子一块调整家庭作息时间,根据平常上学时间正常就寝、起床、饮食,以免开学后生物钟错乱,影响学习。
第二步,拟定计划目的。爸爸妈妈与孩子一块协商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譬如跟孩子一块制定一份课程表,一方面,收尾暑期作业,温习上学期的一些入门知识点,如语文的名句、英语的单词、数理化的定义、公式、公理等,其次,同时预习下学期所学的内容,譬如语文、英语诵读课文,数理化预习前几章,标出困惑处,以便新学期迅速进入学习状况。
第三步,平等地互动交流。爸爸妈妈不管手头工作多忙,天天都要挤出时间与孩子平等交流,与孩子一块剖析过去一学期优势和弊端,如何扬长避短,一同制定新学期目的,短期目的是什么,长远规划是什么,哪几门课的成绩需要再提高,自己角逐伙伴是哪个,新学期能否培养一种专长等等。在循循善诱中引导孩子树立信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总之,爸爸妈妈帮助孩子摆脱假期综合征,宜耐心、细心,不适合暴躁、粗心,宜鼓励,不适合埋怨,宜理解,不适合武断,宜启发,不适合填鸭,但愿所有孩子在爸爸妈妈和风化雨的收心教育下,有条不紊地摆脱假期综合征,尽快投入到紧张而愉快的学习日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