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由于爸爸妈妈打骂,最容易见到孩子出现两种状况,要么成了所谓坏孩子,不服管教,早早的就进了社会,要么性格变的懦弱,一生不能清顺,还有种小时候变的比较乖,由于无法反抗,长大后有能力非常不听话,这就是不少爸爸妈妈所谓的不孝子。
长期被骂的孩子的心理疾病
1、缺少安全感,对人对事都持有戒心,有些会有紧急的恐惧心理,如黑夜恐惧、社交恐惧等,特别对类似爸爸妈妈的权威人士会有潜意识中的畏惧。
2、自卑,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值得被赞美的,假如让人赞美,会怀疑他们的诚意。
3、孤僻、冷漠,或者暴力,由于不相信,所以用孤僻冷漠来对抗外面、保护自我;由于内化了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用暴力来对待所有。
4、依靠。与孤僻冷漠相反的另一种表现是过分依靠对自己好的人,而且紧紧抓住,唯恐失去,结果总是会给他们以束缚感甚至窒息感。
5、脆弱、无助感。与暴力表现相反的是软弱无助,由于缺少力量支持,所以遇见困境会有习得性的脆弱和无助感。
父母怎么样做到不骂孩子呢
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优点。其实,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大家太常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做错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为只须改正这类缺点,孩子就会变成大家心中想要的模样。
执意要孩子改进看到的缺点,久而久之只能让孩子与爸爸妈妈感到挫折。挫折感长了就会失落愤怒,继而骂孩子。
你要了解每一个人都有优势和弊端,有弱点并不等于没价值,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优势上,并加大优势,可能就不会么常责骂孩子。
父母该怎么样教育好孩子
1、父母要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在学龄前的所有习惯大多源于家庭,爸爸妈妈假如一直对孩子吼骂,孩子就会模仿,久而久之,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得十分暴躁。
所以爸爸妈妈必须要控制好我们的情绪,尽可能不要对孩子吼骂,跟孩子一次有用的交流,胜过十次吼骂得来的听话。
2、把孩子当作朋友
好的爸爸妈妈都是跟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让孩子感觉我是长辈你就要听我的话,高高在上,其实能和孩子打成一片的爸爸妈妈,孩子的性格特点一般都特别阳光外向。
而且对于孩子来讲,跟爸爸妈妈做朋友,更能把个人的需要和真实的想法告知给爸爸妈妈,如此父母也会更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从而也加深亲子关系。
3、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爸爸妈妈在吼骂孩子之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想想是孩子真的做不了,这种做法行不通,如此想想后,可能就能理解孩子,相互理解得到的也是孩子的尊重,也能够帮助亲子的之间的感情。
不少爸爸妈妈觉得,目前的孩子几乎不可以吃苦,缺少感恩、责任心,不了解爸爸妈妈为了这个家有多辛苦,太过安逸。
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走向社会也是承受不住社会重压的,所以自己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不吼,但这只不过爸爸妈妈没耐心的一种辩解。想要孩子将来性格好,父母就要准时改掉这种"吼骂式"教育,让孩子变得愈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