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定义,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点,即气温与降水量。
大雪节气是什么时间
大雪是阴历的11月1日,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多数区域的气温一般会达到0°以下。
大雪节气到来时,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肯定非常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降低,由于这个时候的天气已经快到寒冬腊月了,天气寒冷干燥。而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但即使是到了大雪的节气,一些南方区域降雪的可能也不会非常大。
而北方区域大雪节气随着着雪花的日渐飘落,使得大地变得银装素裹,让大地贪婪的吮吸阳光的温暖,地上便积了一层薄薄的雪,宛若一副花卷。假如能下一场大雪,就会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一些绚丽的色彩。
冬天的食物不会不少,白菜肯定是冬季的代表,一颗熟的大白菜汁可以提供几乎与一杯牛奶一样多的钙。有些人不喜欢喝牛奶,可以通过食用足量的大白菜来获得不少的钙。跟家人一块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炖上一颗大白菜,里面再加上适当的猪肉粉条,肯定很好。
大雪节气的来历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总是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11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11月是指阴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讲解。大雪节气常在12月7日前后到来,此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
这个时候中国大多数区域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总是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区域,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节气的风俗
1、腌肉
俗语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的时候大家会开始宰杀猪羊,在上面撒上食盐、八角、桂皮、花椒等调味品,经过热锅翻炒后将体液压出,然后用盐卤,或者进行熏烤,等到春节的时候再食用。
2、补冬
大雪节气时,温度降低,正是补冬的好时候。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大雪节气时进补可以调节身体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最大程度地转化成能量贮藏在身体里,能够帮助免疫能力的提升,让体质变好。
3、滑冰嬉戏
大雪节气时,北方的河面上基本已经冻结住了,这时,大家会带上孩子来到冰面上进行滑冰和玩闹,同时可以赏析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