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孩子心声:是否母亲不喜欢我了

   日期:2024-11-27     来源:www.haoconghui.com    浏览:512    
文章简介:几年前老公被外派到海外工作,我自己携带孩子在国内生活。一直以来,我和老公对孩子都心怀愧疚,毕竟我自己带孩子,孩子只能从电话或者视频里感觉到“父爱”。

  几年前老公被外派到海外工作,我自己携带孩子在国内生活。一直以来,我和老公对孩子都心怀愧疚,毕竟我自己带孩子,孩子只能从电话或者视频里感觉到“父爱”。或许,正是这种愧疚,让我对孩子更是溺爱有加。每次电话,老公都会叮嘱我,多关心关心孩子,他有哪些需要尽可能满足他。譬如,周末他只须提出想去游乐园,我会放手手里的任何事陪他。平常,孩子班上的同学新添置了高级的学习用品,为了让他在同学面前有面子,我也会给他买一个同样的。

  记得上个月带孩子一块去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个奥特曼,其实和家那个大同小异,我试着跟他商量:“宝贝,家有一个差不多的,大家可以买一个别的啊,别要这个了。”

  “不同,就是不同,母亲我不管,你给我买。”

  几番言语,我最后屈服了,乖乖地掏钱给他买下。

  昨天,他提出要我给他买一个手提电脑,我感觉家有台式机,小学生用手提电脑实在没多大意义,我拒绝了。孩子不干了,坐在地上哭闹。正好由于工作上的事我有的烦恼,脾气一下就上来了:“你在地上坐着吧,坐一天我都不会理你。”

  孩子一听这话,腾地一下起来,“你让我坐,我偏不坐,但你需要给我买!”

  “我不会给你买,你要买自己赚钱去买吧,什么时间你挣到钱了你什么时间去买,我不会管你了。”

  令我很惊讶的是,孩子顺手把茶几上的东西一扫而下,暴跳如雷地说:“我了解你不喜欢我了,以前我要什么你就给我买什么,目前我要什么你就不给我什么。”

  不满足他就是不喜欢他?我了解让他有如此的感觉是我教育的失败,但看着他泪流满面的样子,我的心一下又软了。他倔强而又委屈地看着我,好像在告诉我他的心受伤了。我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告诉他:“母亲如何可能不喜欢你呢,你还小,手提电脑对你用处不大,家不是有台式机了吗?”

  他立马把头一歪, 向后退后了几步,离我远远的,一副要拒我千里以外的样子。我了解,这次我又要妥协了……

  编者点评

  爱,需要讲原则

  本报记者 郭艳

  从奥特曼,到手提电脑,孩子只须坚持要买,母亲就给他开绿灯。一旦母亲稍有反对,孩子就抛出“母亲不喜欢我了”如此“雷人”的话语——在孩子眼里,满足他所有需要就是爱他,反之亦然。导致孩子形成如此的看法,父母的过度顺从是非常重要是什么原因。

  孩子向爸爸妈妈要东西、提需要非常正常,但爸爸妈妈满足孩子的需要需要学会一个度。上文中这个极少被拒绝的孩子一直不断地在向母亲提需要,母亲也在不断地答应他。直到他提出买手提电脑这一需要,母亲感觉有的无理而拒绝他时,他有了过激的反应,把茶几上的东西一扫而光,同时他又使用哭闹的方法让母亲有所屈服。这其实是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致使孩子没掌握被拒绝后情绪管理的典型例子。孩子不会管理我们的情绪,一旦遇见爸爸妈妈的拒绝,他的焦虑、愤怒就一泄千里。

  我想要告诉这问母亲的是,你不断地迁就孩子,其实是在放任孩子。面对孩子不适当的需要,大家应该坚决说不。如此既能让孩子明确是非对错的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以后孩子走上社会也更能适应各种环境,容易与人相处。假如孩子在家是一个说一不二的“小公主”或是“小王子”,这类公主王子一旦步入社会,他们更容易有挫败感,由于不可能所有些人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迁就你、满足你。

  其实,孩子需要肯定的规则,大家爱孩子也需要肯定的原则。有心理学家过去指出,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假如没原则,不只不可以让孩子掌握爱,反而会使孩子感觉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进而变得自私,甚至无情无义。如果是爸爸妈妈不会拒绝孩子,孩子就不会爱爸爸妈妈。所以做爸爸妈妈的应该了解:有原则的爱才是理智的爱。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