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普通教室挤进127名学生,其弊病显而易见。从教学的角度讲,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应该全批全改,不可以只写“阅”,但要让老师对两尺高的作业本全批全改也勉为其难。面对这样超级大班,父母投诉、老师诉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面对质疑,校方介绍说,一些有关系的学生父母与教师子女,指名道姓要进这两个班。名校名班成为关系户与教师子女会所,事实上是把公众排斥在公共教育服务以外,对百姓子女平等就学权利的践踏,对公共教育资源的侵吞,这不只影响到普通大家的感情,更是突破了教育公平底线。对教育公信的杀伤力不言而喻。
教育者一方面把教育公平挂在嘴边,其次给关系户与教师子女量身打造优质教师资源,示范教育不公,这不是双重人格吗?百姓家的孩子本由来为出身低微已经输在第一块跑线上,优质学校很多招收关系户与教师子女,让少数学生凭着父辈势力享受教育特权,岂不让百姓孩子的角逐起跑线愈来愈远?教育者不尊重教育规律,随便扩大班额,不只容易让关系户子女产生优越感,也会在其他孩子心里种下社会不公的种子,给百姓带来心灵伤害。
笔者注意到,校方也想均分这两个超级大班,但一直找不到妥善的处置方法。果真没妥善的处置方法吗?均衡配置师资资源,改变名师集中的局面,重新组建新的班级或者把后来的学生分流到其他班级,并不是不可以完成的任务。问题是,学校不想这么去做。即便学校想这么做,教育局也不会答应。由于名校名班就是教育政绩与权力寻租的要紧筹码,就是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利益王牌。由于学校听命于教育局,而教育局只不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这类关系户子女大有来头,学校拿本校教师子女开刀也拉不下面子。
这样看来,说归说,只须教育体制不改,超级大班还可能继续存在下去。
有关报道:
教育部规定,中学每班学生不能超越50人。河南许昌一中小学一年级今年出现了两个超级大班,每一个班都在百人以上,最高的达127人,教室过道只有一拃宽。对此,校方讲解称,教师子女和“关系户”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