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读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要紧!

   日期:2024-12-14     来源:www.v5788.com    浏览:670    
文章简介:父母都期望自己孩子可以上名校,但何为名校,名校的意义何在?有了名校教育,父母就无关紧要了吗?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对此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说,他是一位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一位富有良知的教育学者,襟怀坦荡,涵养深厚,刘校长身上体现的是“北大方质...

父母都期望自己孩子可以上名校,但何为名校,名校的意义何在?有了名校教育,父母就无关紧要了吗?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对此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有人说,他是一位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一位富有良知的教育学者,襟怀坦荡,涵养深厚,刘校长身上体现的是“北大方质”,他在四中所主张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与北大的精神不谋而合。

中国的学校教育——“炫车技”

在中国,进名校是不少孩子和父母的愿望,但大家需要认识到,大部分中国的学校教育是存在紧急问题的。

第一,国内的不少校长好似赛车手,考虑的是怎么样展示自己娴熟的车技,但却不了解要把车开到哪儿。也就是说,对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是没考虑的。没什么国家的教育像中国教育如此,改革手段让人眼花缭乱,校长们总想把学校搞得今天和昨天不同,明天和今天不同;

第二,中国的学校教育缺少文化,满嘴口号却没落地,若将中国学校与海外学校来做比较,没什么国家的学校校长像中国校长,满嘴有这么多的口号和理念,谈起来都一套套的,但,最缺少的是在日常的落地;

第三,大家的学校教育没突破“放羊娃”的逻辑:念书、学奥数,上大学,找个好职业,然后买车、买房、娶媳妇,然后生子,然后孩子念书、学奥数……这是大家的教育想要的结果吗?显然不是。

最后,大家的教育价值刚开始是常识本位,学校塞给学生尽量多的常识;后来是能力本位,大家让学生拥有各种能力,解决各种问题。但无论是容器还是机器,大家都没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公民意识、生活、情感、交往、悲悯等人的基本属性,都被忽略。中国学校把“以人为本”的口号喊得最响,但“中国教育却是最不以人为本”。

怎么样成为好学校

学校的教育事实上就是师生相处的一段生活,青少年需要在这段日常得到一种全方位的成长。革新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学校的生活品质,创造更好的学校教育。所以,好的学校教育不外乎就是可以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这需要将学生资源科学有效地进行整理。

好学校里,学生应享有进步的自由,学生多元化进步的愿望在今天的学校中应该可以得到尊重、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个体应遭到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精神和心灵层面得到关注;学校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生在学校里假如找不到偶像,找不到自己钦佩的人,他们不会成长得非常不错,也不会在这个学校的学习日常感到幸福。

所以,大家要培育一些让学生喜欢和崇拜的老师;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应该得到尊重。譬如我校的出色学生表彰大会,学生自己选了两个学生去发言,一个是很阳光的女生,一个是篮球队的队长,尽管他们成绩都不是最好的。在一个青年的群体里面,如此的孩子应该成为偶像,由于他们会给这个群体带来一种积极向上、顽强团结的品格;学校教育的风格应该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包容、支持等。如此的关系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友善相处。

总的来讲,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需要从青少年全方位成长的角度来理解学校的教育,学校不是一个书斋,而是一个社会。

家庭教育:别沉迷“抢跑”

在不少场所,大家常常听到父母会说如此一句话:“把孩子送到你们那儿我就放心了!”这句话听起来是父母表达了对老师和学校的信赖,但同时大家也可以用另外一个含义来理解父母在推卸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事实上,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父母和学校的一同努力,中国的学校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需要认识到的是,读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要紧。

目前奥数已经开到了婴幼儿园,婴幼儿园已经开始分快慢班,今天大家社会上有更多的现象说明,大家愈加重视的是“抢跑”。其实生活是一场马拉松,大家可能都看过马拉松比赛的场景,其实起跑的时候哪个站在第一排、第二排根本无关紧要。甚至跑完了一万米哪个在1、哪个在第二也不可以决定哪一个就是最早达到终点的。但,今天许很多多的父母都在拼命的“抢跑”,没哪一个国家的父母,像今天中国学生的父母这样的沉迷“抢跑”。

其实“抢跑”是没那样必要的,父母的强制“抢跑”可能丢失了家庭最自然和美好的幸福。家庭教育不应当过于艺术化、也不要过于技术化。一个和睦的家庭非常重要,有了和睦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可以非常自然、非常幸福的成长,我相信孩子的教育肯定是成功的。至于是否那样早地学更多的东西,我的建议是期望父母不要重视“抢跑”。期望今天可以愈加理性的来对待家庭教育,对待孩子的成长。

怎么样拥有好的家庭教育

北京四中过去做过调查,87%的学生觉得他的人格和品格源于父母,致使这一结果80%的责任在于父母。这说明不少的教育问题是教师没办法代替的。新生孩子并没什么不同,为什么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差异,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导致的。

这个差异是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形成的,而不是进入学校将来形成的,甚至可以说进入学校将来不少的差异源于家庭。大家都知道,爸爸妈妈长辈都是疼爱后代的,但这种疼爱总是是事与愿违的,爸爸妈妈可能是导致孩子生活悲剧的第一祸首。

采取哪种教育最好?这是一个没答案的问题。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教育的原则是科学,教育的办法是艺术,科学意味着违反了必须要失败,艺术意味着在符合科学的原则上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怎么样拓展家庭教育,我汇总了家庭教育的几条箴言,对父母进行教育引领:

1、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觉得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

2、夫妻关系永远第一要紧,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但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所以在构建我们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时候,第一想到夫妻之间要和谐的相处;

3、永远要维持交流,父母的言行会干扰孩子的一生;

4、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父母有关,不知道孩子就没成功的教育。

对于家庭来讲,教育是天大的事情,由于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但教育又来自于小事,越是细节的地方越体现教育。

总而言之,好的家庭教育,比上重点中学更要紧。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