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婴幼儿园“小学化”的害处,孩子到了小学三年级才真的爆发

   日期:2025-02-15     来源:www.wxdjhl.com    浏览:584    
文章简介:目前的父母,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有个朋友,在孩子还在读婴幼儿园时,就给孩子报了各种班,学拼音、学算术。 孩子也争气,进小学后,常常拿各种证书、奖状,功课班级第一,大队长,还会乐器......在我的朋友圈里就是“其他人家的孩子”。

目前的父母,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有个朋友,在孩子还在读婴幼儿园时,就给孩子报了各种班,学拼音、学算术。

孩子也争气,进小学后,常常拿各种证书、奖状,功课班级第一,大队长,还会乐器......在我的朋友圈里就是“其他人家的孩子”。

但前两天,接到朋友电话,她声音沉重,我特担忧就问她出了什么事?

她沮丧地说:想讨教下教育孩子的事。

原来,她女儿今年9岁,小学三年级。

据朋友说,1、小学二年级时,大人坐旁边盯着,孩子就能好好学习,所以成绩还算很好,挺出色。

但进入小学三年级,就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成绩浮动也开始大起来。

孩子本来一直挺顺,目前遇见这样挫折,慢慢开始逆反,各种情绪都出来了,天天为了做作业,搞得全家鸡飞狗跳。

爸爸妈妈批评,孩子就各种吵闹,就如此,天天完成课内课外全部作业,要花好几个小时,致使天天都睡非常晚,睡眠紧急不足。

目前,朋友夫妇是感觉有点束手无措了。

其实,这种现象被叫做“小学三年级效应”。即孩子在小学1、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很出色,但到了小学三年级后,成绩不断下滑,甚至出现不想上学情绪。



为何会出现“小学三年级效应”

1. 学前阶段小学化

在婴幼儿园,孩子学到不少常识,会拼音又会算术。

到小学一两年级,由于是之前就学过的常识,对孩子来讲没困难程度,学起来也非常轻松,以至孩子误以为学习非常简单。

结果到了小学三年级,学习困难程度提升,越学越难,越难越跟不上,越考成绩越差。

2. 缺少好的学习态度

不少小学生的作业,都是父母帮忙去问;做作业时没大人看,就边做边玩;还有些第二天上什么课都不了解,书包都是父母去整理。

像如此从小依靠父母,只重视学习,而忽视学习态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到了小学,最初父母可以帮忙,成绩也都还凑合;但伴随课业的增多,困难程度的加强,父母和孩子都会感到吃力,跟不上。

所以,你了解了吧,婴幼儿园小学化的害处,短期内你看不到;


但只须两三年,你就能真的看到婴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各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

虽然,在婴幼儿园不教拼音、数学等常识;但其实,孩子在婴幼儿园里所获得的,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孩子在婴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培养好的习惯!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即3-6岁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要紧阶段。

在婴幼儿园的1日日常,到底都培养了什么习惯?

遵守时间的观念

婴幼儿园的1日生活都有具体的时间安排。


来到婴幼儿园后,学习、运动、生活等每个环节都有时刻表,并非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从小培养守时的时间观念。


上小学了,孩子自然会了解上课就是上课,不是游戏时间;


只有按时完成了作业,才能去玩;晚上要早点睡,早上才不会起不来而迟到。

遵守规则的意识

在婴幼儿园,看上去孩子每天都在玩。其实这并非瞎玩,而是有规则约束的。

譬如每一个班都有我们的班级公约,所有人都要遵守;


每个区角都有规则,譬如容纳几个人,玩时应该注意什么等。

从小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上小学了,孩子会积极遵守校规和班规;


譬如,在校园里不随意丢垃圾;老师上课时,不可以做小动作,要认真听;回家作业做完,放书包里。

与人合作

在家,所有些玩具都是我们的,自己想在什么地方玩都可以。


但在婴幼儿园,活动空间和材料都是有限的。


拿材料时,要询问小伙伴能否借用;游戏结束后,大伙要一块整理。

从小掌握与人合作。


上小学了,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小组活动,孩子都能积极融入群体,与别人相互合作,获得成长和进步。


倾听、表达、专注的学习品质

在婴幼儿园,无论是上课回答老师提问,还是和小伙伴交流,都需要掌握倾听,然后才是表达。

在上课时,老师会引导孩子举手发言;


当遇见问题时,老师常是察看者和引导者,鼓励孩子集中注意力,想方法去解决。

从小培养倾听、表达、专注的学习品质。


上小学了,孩子上课会认真听,慢慢去消化,而不是指望补习班;孩子会更快理解别人的意思,防止非必须的争论。

而这类好的习惯都是在婴幼儿园三年里,在天天的1日活动中不断得到训练,逐步培养的。


而这类对孩子来讲,总是比学到的常识要紧得多。

2. 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

在婴幼儿园,老师并非保姆,而是孩子生活的引路人。


假如你去过婴幼儿园,你会发现,孩子是自己吃饭;


打游戏时,假如弄坏材料,需要自己想方法去修补;我们的小书包都要整理好。

在婴幼儿园,孩子天天都在不断训练,培养自我照顾的生活自理能力。


只有把自己照顾好了,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孩子才不会丢三落四,以至到小学,书包还不会自己整理,试想如此的孩子,如何可能学得好。

3. 对未知的好奇,培养学习兴趣

毕加索过去说:“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那是由于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孩子天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爱探索。在婴幼儿园,天天的活动都是丰富多彩的。

孩子们会接触到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每个范围的常识。


不只身体上得到训练,还在丰富我们的语言、拓展我们的科学常识、提高我们的审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所以,当孩子们要去读小学时,他们拥有最基础的常识,但仍会渴望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这才是孩子持续学习、进步的基础。


最后的话 

生活是场马拉松。

对于孩子们来讲,与其着急地为其报各种班,学各种常识;


倒不如抓住学前这个重点期,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和习惯,为孩子打好真的的基础,这才是明智之举~

你的身边有没这样着急的父母,记得推荐给他们,让更多父母不要着急,慢慢来!

婴幼儿园“小学化”的害处,孩子到了小学三年级才真的爆发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