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整理源于己的题库
1、 选题:既然题目是做不完的,就要选对自己有价值的、适合的资料、题。
2、 态度:遇见一道就认真对待一道。毕竟是精心筹备挑选的题目。
3、 想都不需要想,就能做出来的:就放过。需要收拾的,要么是好题,要么是错题。
4、 看重:例题、名题、经典题、考试真题、错题,对自己有价值的题。
2、总结解题办法规律
1、 无论文科理科,就应试而言,每一个种类的题,都有可总结的解题办法、方法、规律。
2、 学生的生活就是学习,日常不总结不会有好生活。做题不总结,不会有好成绩。
3、 真的钻研过题,就会总结出解题技巧,技巧就是题目突破口、巧妙之处。
4、 常总结,就会遇见类似的题目,就会有想法,不然,考试出原题,都不会。
3、钻研薄弱点
1、 自己什么地方、什么专题、哪块要点薄弱,就要多做哪一点的题。
2、 做题需要考虑,需要揣摩,做完要多回味、深思。
3、 薄弱点,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痛苦。
4、 明了解哪块常识薄弱,不钻研是吃不透的。即便是天才,不特意钻研,成绩也不会拔尖。
4、维持做题手感
1、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做题也是同样。
2、 天天多少,有事没事做两道,维持做题的感觉,对于应试非常重要。
3、 对于薄弱科目、薄弱题型,定量,天天做1~2道。
5、分专题、分种类做题
1、 中考、高考考试,题型都基本是固定的。分题型、做专题,提升做题效率。
2、 对薄弱要点,可以专题训练。感受此类要点,各种考法。
6、做对自己有价值的题
1、 做题犹如念书,不是读的书越多的人越厉害,而是对一两本书钻的越透的人越厉害。
2、 题海战术的目的,就是甄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题目。
3、 题海战术指的是少量的题目,不是更多、再多的题目。
4、 老师、学校要紧之处,就是此。所选的资料、所留的作业有没价值。
7、中考、高考考试考试真题
1、 做中高考考试考试真题,学会考试试题结构,把握做题步伐。
2、 中高考考试考试真题,就是对所有学生有价值的题目。
3、 中高考考试考试真题,出题本钱非常大,价值也非常大。
8、抓基础题、中等题
1、 对于大部分学生,舍弃高困难程度的题目,是明智之选。
2、 什么是高困难程度题目,就是前1%的学生,也非常难做对的题。
3、 譬如最后一道大题,最后一问,对于至少一半学生,平常甚至不需要去练,考试更不需要去做。由于做了一定不能分。
4、 能做对基础题,中等题,已经能上重点高中,能上211、985大学。
9、做有答案的题
1、 有的低分学生,做题仅为做题、不管对错。
2、 老师为了预防学生抄,把答案撕掉,做如此的题意义不大。
3、 会自己选题、买题。选择性的做学校的题。
4、 先做题,后对答案,作图时不要不停的翻书找公式,做完再查询
10、掌握做题
拿到题目之前,不要急于做题,第一把与题目涉及到的要点全部复习一遍。譬如题目涉及到导数,那样第一:
1.什么是导数,
2.导数是做什么的?
3.常用求导公式。
4.常用导数不等式
5.洛必达法则、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定理
6.对数平均
7.极值点偏移的套路
8.恒成立问题的端点问题怎么办
9.关于设x1=tx2,x1=t+x2的问题
10.泰勒展开式
11.一些做过的经典题目
每次做题之前均要把所学常识复习一遍,画草图,或在脑海里默写,如此常识就会体系化,形成抽屉。
开始动笔做题,做题必须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他为何如此给条件
对于做不出来的题,限定自己三天时间,花三天功夫去想,假如考虑不出来,再去问老师与同学,多问才是王道,翻答案的成效是最差的。
剖析答案,为何答案是如此做的,如此做有哪些好处在哪儿?
错题与经典题必须要记在一个本子上,然后每天花15-30分钟去翻
最后总结,通过这个题我学到了什么?下次碰到相同种类型的题我是不是仍然会做?变一变题目条件又该如何解决?
自己给自己出一道相同种类型的题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