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新高考考试背景下怎么样选择大学专业?专家告诉你3招科学填报

   日期:2024-11-07     来源:www.hunzha.com    浏览:523    
文章简介:新高考考试80个专业平行志愿怎么样填报,是广大考生和父母最感迷茫和焦虑的。其实,新高考考试招生录取虽然变化非常大,但“变中有稳”,且带来很多改革“红利”,大伙完全可以从容面对,从心所欲,择己所好,顺遂己愿。

新高考考试80个专业平行志愿怎么样填报,是广大考生和父母最感迷茫和焦虑的。其实,新高考考试招生录取虽然变化非常大,但“变中有稳”,且带来很多改革“红利”,大伙完全可以从容面对,从心所欲,择己所好,顺遂己愿。

一,从容面对,尽享新高考考试改革“红利”

新高考考试招生录取策略“变中有稳”。

一是从划段比率来看,原来是分成三个批次,目前根据实考人数的20%、60%、90%分为三段,差不多对应原先的一本、二本和专科线,划分比率和往年大致相同,略有增加,所以大的参照系并没太大变化。

二是每一个考生都会有一个成绩位次,这等于原先的成绩名次,只不过以前是每一个批次都单独按成绩总分排列名次,17年起三段合在一块排列一个成绩位次。三段划分和成绩位次既给考生提供了较好的参照系,又便于考生的自我定位,对标定位。

除此之外,新高考考试招生录取策略还有很多“好处”。一是志愿填报直接从院校平行志愿到专业平行志愿,考生不需要再害怕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二是专业平行志愿按1:1投档,也不再有专业级差分,退档风险大大减少,这也有益于增强考生冲志愿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原来每批次只有5所院校,目前80个专业志愿,可以组合的空间更大了。总之,考生目前有了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可以从容应付,择己所好,尽享新高考考试改革带来的“红利”。

二,从心所欲,选择理想大学与专业

有个说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也即“本科选很大学,研究生选好导师”,由于好的大学可以为你提供一个高效学习和进步平台。

在选择院校时,需要做到“三个看”:一看大学层次,是不是是“211”、“985”、“2011计划”、省部共建与省重点建设高校。二看大学实力,譬如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在各类大学排名推荐中的排名状况等;三看大学习历史、文化和特点。一所大学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内在品质和大学精神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关于专业的选择,其实专业没“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考生怎么样选择合适我们的专业,也应注意做到“三个看”。一看专业办学实力。专业所在的学科是不是是国家、省一流学科,有没硕士、博士学位授与权,与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和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教学水平工程多不多等。

二看专业认证。有没经过教育部等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专业认证。三看就业前景。专业对应产业行业是不是是国家、省规划的策略性新兴产业或重点进步产业。每所大学都有我们的办学特点,也有我们的强势学科和专业,而且不少大学的特点专业的办学实力并不亚于重点大学。

 

三,择己所好,科学填报80个志愿顺序

从约近1400所高校、24000个专业中选出80个“专业+院校”志愿困难,怎么样排序则更困难。专业的志愿顺序,直接决定着考生能否避免风险,达成预期的录取目的。怎么样科学填报80个志愿顺序,也应该做到“三个看”。

一看专业录取条件。既要关注选考科目需要,看自己选考科目是不是符合考试报名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需要,也需要关注专业培养的主干课程需要,由于考得进不等于入学后能学得好,考生应尽可能选择与自己选考科目匹配度大的专业填报。既要关注考试报名专业的体检需要,又要关注是不是有英语等单科成绩限制。

二看专业“冷热”和招生计划数“多少”。专业平行志愿或许会在一定量上削弱院校优先,拉高热点专业甚至一些院校的特点专业、优势专业的投档分数;而一些冷门专业、弱势专业、长线专业则因为失去原先院校投档的保护,其录取分或许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因此,为了防止志愿撞车、志愿踩踏现象,考生在填报热点专业志愿时,需要控制肯定的数目。为落实新高考考试改革,不少高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改革,实行大类招生,因此今年各专业(类)的招生计划数较往年有非常大变化,有些多达几百人,有些少至几个人。相对来讲,招生计划数目越多,其录取可能性越大,录取成绩位次也越稳定。所以,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冷热”结合或“多少”结合,可以大大提升录取的可能。

三看专业与院校“梯度”。因为新高考考试招生录取策略的三段比率基本维持了稳定,成绩位次基本延续了原有考生成绩名次的功能与用途。

因此,传统的“冲稳保”的志愿填报方案仍然适用。在80个专业志愿中,建议考生可以在前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冲一冲,中间20~30个左右稳一稳,后20~30个左右保一保。具体比率可以参考每一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的不同,做不同调整,如233、323、332等。

考生结合我们的成绩位次和兴趣喜好、个性专长、职业取向、生涯规划等,既能够院校优先,以学校“梯度”为主线,选择5-10所院校,剔除自己不喜欢和不符合条件的专业,填报80个专业志愿。也可以专业优先,将选出的80个专业志愿按其前三年院校录取的最低分、最低名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确定志愿先后顺序。还可以兼顾学校、专业,轮换着交叉填报专业(类)志愿。当然,充分借助高校的转专业政策,选择心仪高校的冷门、低分专业填报,也是一种志愿填报方案。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