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岁的年龄,正值生活的花季雨季,爱情也是这个年龄段的主题。大家能想象现场师生那一张张惊愕不已的脸,与回过神来之后内心的百感交集,我确定其中必有感动和敬佩的成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校方温和的处置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轻慢升旗仪式的严肃性当然需要深刻检讨,但这也绝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之举,“适度处置”是最好方法。
很多在场的孩子为小丁的举动鼓掌,目前在网上、微博上,有更多的人也为他鼓掌。我相信,鼓掌的大家不是说就完全赞同小丁的做法,甚至照猫画虎一番,只是小丁的这种轰轰烈烈的告白,击中了所有人的青春期,让不少人蓦然重回青春时光,第三触碰与记忆那些年错过的、遗憾的种种美好,包含爱情。
小丁的做法当然不值得倡导,但追求爱情,就像追求美、追求光明与追求真理一样,根本上是人的天性。固然小丁好像还不合适在这种年龄沉湎于爱情,固然他公开告白的方法也失之莽撞,但他归根到底只不过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他的孩子气就是大家过去的孩子气,假如大家可以原谅当初的自己,就没理由过于责备今天的他。
对于教育者而言,宽容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义务。教育应鼓励勇气与热烈追求的精神,或许有了大胆地追求爱情,才大概大胆地追求真理。教育者对于每一种善,包含青春期的激情、对于美好爱情的渴望、负责精神、解放天性的精神等等,皆不应过于苛待,不应窒息美与善的绽放,不应让孩子为内心的纯真而付出过分的代价,由于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神圣使命。相信,将来的小丁,在想起这个早晨与这段故事时,必然会发自内心地感谢学校、感谢生活。这就是一种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