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去云南上大学了,以后可能极少回家,所以近期我都尽可能在家陪父母,还学了厨艺孝顺他们。”各高校开学日期临近,不少“准大学生”马上离家去学校生活。在家陪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做饭、分担家务,录一首歌送给父母……感恩成了海量“准大学生”离家前做的最多的事。
“我一旦去了外地上学,父母一定特别孤独,所以我买了一条小狗陪他们解闷。”准大学生圆圆对记者说,父母为她学业操劳半辈,目前他们又担忧在学校不会料理我们的生活。为了让爸爸妈妈放心,圆圆假期努力学家务,洗衣服、打扫卫生、甚至是做饭,尽可能替爸爸妈妈分忧。“我做的炖鱼和烧茄子得到了全家人的一直好评,我要让父母了解女儿长大了。”圆圆自豪地说。
“感恩的心,感谢黎明……”十八岁的小义不停地学唱着,临行前他会为爸爸妈妈献上这首《感恩的心》,还会将自己唱的歌刻录下来,当礼物送给爸爸妈妈。“紧张的高中生活,使家的氛围非常压抑,爸爸妈妈的关爱大家视若无睹,有时还会冲他们大喊大叫。目前想想,真对不起他们!”小义说,不少同学也都在通过我们的方法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激和感谢。
社会学者姜鸥说,不少大学生到了学校后,面对各种生活和学习的困难,才想起守在他们身边10多年的爸爸妈妈,才了解爸爸妈妈的爱有多深。“九零后”的准大学生在临行前感恩爸爸妈妈的行为在提醒更多的青少年们,在享受快乐生活时,别忘对爸爸妈妈道声感谢,别忘了帮爸爸妈妈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