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宾(山东威海三中物理教师)
内心的念头、想法,会干扰外在的相貌、表情、语言、动作。而外在的学生的相貌、表情、语言、动作等,不经过刺激,还不可以明显地反应他内心的真实念头和想法,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语言、行为、表情等进行刺激,让学生的相貌、表情、语言、动作表现的更为明显,让大家准确地获得学生真实的想法和念头。
一个学生与其他人闹了矛盾,当他的情绪平息之后,他是不是还会念念不忘,伺机报仇,此时大家非常难揣测。教师就需要通过“摩意”之术,来准确判断,以预防恶性事件发生。
那样,教师应该怎么样来“摩意”呢?一般有这么几个办法。
(1)平和、平等
教师与学生交流可以用平等的身份、平和的态度与学生聊天,这种环境当中,学生更容易向老师袒露心事。
(2)正气、正义
与学生交流,教师要有一身正气,学生因为受教师感染,更容易坦白自己做的错事,并加以改正。
(3)喜悦、开心
学生喜悦的时候,容易说实话。老师有意识地谈一些学生有兴趣的话题,学生更容易把别的有用的信息告诉老师。
(4)愤怒、发怒
学生心里有气,但也会掩饰自己,在老师面前不表现出出来。教师可以适合的刺激学生,弄清他有多么生气,进而学会事情,并解决问题。
(5)名声、知名度
教师做了久了,教师在肯定范围内,会有肯定知名度,并会获得肯定的收获。学生也会崇拜名人,教师表明我们的知名度,能够帮助学生把我们的问题告诉老师。
(6)行为、行动
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有表率、示范有哪些用途,需要学生做到的,大家第一做到,学生更容易信服大家。大家上课不迟到、大家不穿奇装异服、大家命题阅卷不出错,这都是表率用途。遇见困境大家伸手帮忙,遇见危难大家挺身而出,学生也都看在眼里。
(7)廉洁、清廉
有些老师感觉同意父母的宴请没什么,小事一桩。可是部分父母请过客的学生,对老师不尊重起来,甚者感觉自己应该遭到特殊对待。当学生感觉老师不可以平等的对待所有学生的时候,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就会有障碍。
(8)信义、诚信
教师言而有信,有益于与学生交流。教师言而无信,学生也容易撒谎,不利于交流。
(9)利益、帮助
有时学生犯错,教师也要维护学生利益的,从维护学生利益的角度,更利于交流。也有些学生内心非常封闭,对老师、同学都不想袒露心声,教师则可以多帮助,大概学生会主动地和你交流。
(10)谦卑、示弱
教师无需在每件事都非常强硬或者强势,大家也有缺点,也有一些地方不如学生,大家可以示弱。谦卑、示弱不代表大家地位低下,只不过一种做人的姿态,为人的态度。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总不低头。
获得实情,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要让学生了解大家的真实意图。这好比是钓鱼,鱼饵在明处,而鱼钩在暗处。大家所问的问题,非常普通,学生没警惕性,而通过他的回答,大家就能得到另外的东西。
有时,大家实在是没有关的问题可以摩意,大家会问不少他喜欢回答的问题,最后再问那个他不想回答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说出实情。其实,不少老师也遇见过类似的状况。一个人忽然和你聊天,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而到了最后的问题,就是他真的想问的问题。你回答的时候,必须要警惕。
(本文为吴宾原创,首发吴宾的博客)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