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该是一条好消息,学校推迟了上课时间,让中小学生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早餐时间,却没想到遭到了不少父母的强烈反对,不少父母表示:学校既然推迟了上课时间,那就意味着上午本该有些4节课缩减为了3节,让学生的上课时间大大降低,到时候学习成绩降低了找哪个负责去?还有一些父母有另外的担心与抗议:平常孩子们上学时间早,父母还可以先送孩子上学然后再去上班,目前推迟到8.30,哪个还有空闲去送孩子上学,父母难道不上班了?
就拿颜颜老师的小侄子来讲,开学2年级,已经习惯了一年四季早7:30到校,晨读20分钟,7:50上课。
一小学二年级学生上课时间不可以早于8:30,那就意味着要推迟40分钟。导致的后果是多么可怕?
大部分工薪族都是8:00或8:30上班,目前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到校的时间不可以早于8:00,上课时间不可以早于8:30,这就与海量父母上班时间发生了冲突,送了孩子再去上班,保准迟到,以前孩子早到校,还可以送完孩子,不耽误上班,假如家没老人帮忙接送,这个问题就非常难解决。
1、愁学生的成绩
在父母眼里,天大地大没孩子成绩大。
孩子推迟上课,意味着孩子学习时间少了。
孩子不需要早起,可早晨是孩子最好念书时间呀。
学习减轻负担了,孩子成绩落后了,哪个来负责?
2、愁学生的接送
家有爸爸妈妈的,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还好办;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讲,8:00或8:30孩子上学时间和上班时间完全相冲突,多数工薪族时间为8:00;那样,哪个来接送孩子?
3、愁学生的安全
送孩子早了学校还未开门,学校也没统一的安排。那样,孩子就聚集在校门口,父母怎么样放心?
另外,8点前后正是上班高峰期,路况拥堵,必然有不少交通安全隐患。学生在上学途中发买卖外事故,由哪个承担责任?
推迟半小时上课,父母的发愁不是没道理的。不过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只不过没考虑到孩子和父母的实质状况。政策推行之后,对家庭和孩子都会有短期的影响。不过任何政策都具备两面性,有利就有弊,非常难一举两得。父母和孩子还是要尽快地适应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