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中国古话是否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其实,它跟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不谋而合呢!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基础基本上在六七岁之前就定型了。当然啦,性格不是铁板一块,后来遇见的人和事还会给它添砖加瓦,但那些总是只不过表面功夫,真的的大梁早在生命早期就搭好了。
话说回来,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联手研究发现,婴儿时期母婴关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小孩子的大脑发育哦。假如孩子在这个关键时刻没得到足够的关爱(无论是生理上还是情感上的),那可是会干扰大脑结构的,想要修复这种影响,将来要么得靠长期的心理治疗,要么就是在一段长期稳定且充满爱的关系里慢慢恢复。
那样问题来了,具体来讲,大家如何把握好这类黄金成长期呢?
0-1岁:安全感大作战
第一,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安全感就是头等大事。在这期间里,要尽量地给予孩子即时无条件的满足,别担忧会惯坏他们,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你的准时回话来打造起对这个世界的信赖感。记住,你的每一次拥抱、每个微笑都是在给他们的小世界加固安全网!
1-3岁:规则感培养记
下面,到了1-3岁,咱们的重点转到了规则感的培养上。但,别忘了,打造规则感的首要条件是先要有爱和好的亲子关系做铺垫。如此,孩子才不会在学习规则时感到被排斥或受伤。爸爸妈妈们应该注意,对待孩子不可以太严厉刻板,而是要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用理解和耐心引导他们。
3-6岁:人际关系模式大挑战
3-6岁是培养孩子人际关系模式的重点期。这一步依旧是基于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家庭里,夫妻关系应该摆在第一位,而不是亲子关系。只有夫妻关系稳定和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并掌握怎么样与别人相处。当然,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也要记得把我们的生活重心放在追求个人幸福上,如此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孩子的性格特点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重点。父母朋友们,抓住这类黄金期,用爱和智慧伴随孩子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