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期末考愈加近了,每当这时,都有不少孩子开始担忧,这一科学得非常吃力,那个要点没学会好,粗心的习惯还没有纠正,每次试题都非常面生……如何解决?
最后一个月的正确复习方法,就在这里啦!
复习前先找薄弱点,确定复习重点方向
分科目,把作业和卷子整理出来,翻一遍,简单做大全。作业中做错的、考试中扣分的那些题,通常来讲,就是几大类。
以语文为例,有些人作文是弱点,有些人作文很好但字词默写却出错;以英语为例,有些人是阅读,有些是听力是硬伤。
每一科,找到最爱丢分的点,剖析我们的能力和时间,决定复习重点。千万不可以眉毛胡子一把抓,感觉什么都想看,什么都不会;同时,复习要在考试范围内,看靶心,脱离偏难怪,回归重点区。
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复习重点不同
@偏差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期末复习时,以课本为主,要点、公式该背背,然后把教科书中的例题和复习资料都做会;再把平时要做的教程配套的训练册中,除最后几道综合性大题外,全部做会;最后假如还有空闲,再把之前所有小测、单元测、月考、期中考中的错题,除最后几道综合性大题、偏题除外,全部做会。
如此,期末考试大概可以拿到80%的分数。记得,差生复习的最好资料是课本,配套训练册次之。
@中等生:舍弃难点,全科发力,看重弱科
中等生一般没拔尖科目,反而还有几门瘸腿科目。
最明智的复习办法就是:了解取舍,舍弃钻研耗浪费时间间的难点、怪题,确保大部分科目基础结实,把该拿到的分数拿到,然后多分出一些时间恶补弱科。
弱科补习,理科复习了解取舍,文科复习力争全方位。不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去做课外的新题、难点,要把重点放在自己没结实学会的,却还是考试知识点的要点上。
通过反复演练这部分要点的习题和错题,确保重点考查的要点、题型全部熟练学会,如此大概可以拿到85%左右的分数。
对于难点、压轴题,可以将模拟试题最后2个题的答案、或者解题思路背下来,考试时遇上了写上几步,也能多得几分。
@优等生:老师把脉,自主选择
优等生最大的烦恼一般是学科学习遇见瓶颈,成绩提高乏力。
任课老师大都见多识广,带过的学生比咱们吃过的盐都要多。所以老师的方法肯定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找到自己最想提高那科的任课老师,拿着你的测试题子,拿着奥创外辅导书,找老师助你剖析一下,看你进一步的提高空间在哪儿:这科分配的时间太少,难点做得太少,还是学科思维欠缺?
合理的利用分类复习法
知识类内容,基本上是送分题,偷懒不能,需要功夫。这种内容有漏洞,回归课本,该写写、该背背,地毯式扫荡。
常识类内容,一般是中档题,必拿分。这种内容有漏洞,平常爱出错、考试易丢分,翻笔记本、看错题本。
综合应用,是难点,少扣分。能力上有不足,在最后阶段,系统性较很多做题,并且做总结、总结,写技巧。譬如说作文爱跑题,找十道题目,不写,就是读题审题列提纲,列完了给老师看,跑题了重审,对了总结经验。
安排复习计划
距离期末还有几天?各科复习内容列表有多少?把它们均衡的排开。应该注意:
各科都要照顾,不可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或者只管弱点;
知识性、常识性漏洞先复习,能力性后复习;
考场性爱技巧和经验,放在临考试前总结。
复习计划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能叫人系统性和一清二楚。譬如说语文复习,花一个晚上把字词过一遍、一个晚上默背诗词古文、一个晚上整理作文素材和训练审题。但,写一篇新作文不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