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层爸爸妈妈
彻底放养,养不出出色的孩子
逼孩子学习和放纵孩子,到底什么更残酷?
对孩子的规划里,藏着爸爸妈妈的格局,而爸爸妈妈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将来。
底层的爸爸妈妈,没生活,只有存活,他们每天为生计奔波,哪有余力考虑孩子的将来。
看看街边卖菜的、摆小摊的, 2、3岁的孩子就在旁边自己玩耍,有些手上拿着菜叶,翻来覆去地玩,有些拿个手机,目不转睛地看着。
爸爸妈妈没空管他们,他们只好在嘈杂烦乱的菜场里,自娱自乐。
这还算好的,还有些爸爸妈妈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把孩子扔给老人,不闻不问。
不久前有个视频,一个四岁的小孩子躺在竹椅上, 跷着二郎腿, 边嚼着槟榔边抽着烟,时不时吐出几个“像样儿”的烟圈,镜头面前一副老练、旁若无人的样子。
小孩子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他平常由爷爷奶奶照顾,跟着爷爷他慢慢掌握了吸烟,染上吸烟的恶习,他的烟要么是从小卖部偷的,要么是在地上捡的 ,知情人甚至表示“已经抽了一两年了,戒不了” 。
这么久了,孩子父母就不清楚吗?目前对孩子放纵不管,想过将来孩子会如何吗?
教育就是拼爹拼妈,拼的是爸爸妈妈的格局。
你对孩子的规划,暴露了你的格局;没格局的爸爸妈妈,才会放纵孩子不管。
自己不花精力去考虑孩子的将来,不花时间和资金去引导和伴随孩子,你是轻松了,可舍弃孩子,就是害了孩子。
你目前偷过的懒,以后都会变成一个个坑报复你。
没引导的孩子,就像大海中没方向的船,随波逐流,走到什么地方即使什么地方。
放养的孩子,只能野蛮成长,结果是强者存活,只有最棒的才能崭露头角。
而绝大部分的孩子自控力差,没爸爸妈妈的规划和引导,基本是非常难有出息了。
中层爸爸妈妈
“我都是为你好”,让孩子负重前行
中国爸爸妈妈为了孩子都够拼的,他们早早为孩子做好规划,陪孩子上兴趣班、练琴、学奥数,买800万的学区房,花3万去撑一个暑假……
我也曾是如此的母亲,我把自己没达成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期望她以后比我出色,上个很大学,然后出国留学。
达成梦想的第一步是幼升小,上个好小学,而入学是要考试的,凭成绩上学和分班。
为了女儿能上个好学校和好班级,我不能不把她的小学教育提前到上婴幼儿园。
在她还在婴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给她报了三个学习班,还有一个舞蹈班。
从此,女儿被剥夺了童年所有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马不停蹄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
为了赢在起跑线上,我不能不用高剂量、高添加的饲料催着她长大。
看着孩子睡眠不足打着哈欠的小脸、瘦小的身体背着重重的书包,我也非常心疼,孩子在负重前行,背负的全是爸爸妈妈的重托啊。
直到女儿一场大病,我才顿悟,我不该以我的梦想替孩子规划将来。
而今太多的爸爸妈妈,以爱的名义规划孩子成长的道路,给孩子戴上沉重的枷锁,绑架孩子的生活。
何止是孩子子,大孩子也是一样。
之前碰到朋友的儿子,一位刚回来没多长时间的985名牌大学毕业生,他原本在省城外企工作,却舍弃高薪回到家乡四线小城工作。
我好奇地问他:“为何回来?”
他无奈地说:“还不是父母一天一个电话给逼回来的。”
“那你目前工作如何?高兴吗?”我问。
“哎。”
他叹着气说:“目前的单位跟我之前的单位差太远了,真后悔回来。在大城市、在外企接触的东西多,眼界也开阔,哪像目前的日子一眼望得到头,25岁死,75岁埋。”
看着这个怅然的青年,想起爸爸妈妈们最爱说的话:
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是我的孩子,我有资格来规划你的幸福,规划你的行动,规划你的将来,我所做的所有都是为了叫你变得更好。
是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世上没不期望子女好的爸爸妈妈,他们想让孩子少走弯路,为孩子规划出一条他们觉得最省力、最安稳的路。
可是爸爸妈妈以为的“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好”。
更何况,将来是不确定的,不少职业都消失了,孩子的成长道路更不是唯一的,而爸爸妈妈思想意识和眼界跟不上,你的规划反而会误了孩子。
俞敏洪说:“这其实不是一种规划,是一种强制,爸爸妈妈很残忍的把孩子塞到了一个罐子里面,根据父母的需要来成长。”
如此的爸爸妈妈格局不大,其实背后的本质是常识水平、认知能力不足,而这所有都要孩子来买单。
在爸爸妈妈的控制下,孩子要么失去了独立性,一味地依靠爸爸妈妈,成了长不大的巨婴,要么和爸爸妈妈拼个鱼死网破,惨淡结束。
上层爸爸妈妈
对孩子最好的规划,是让孩子做自己
女儿大病一场,我开始深思自己,回想女儿刚出生时,我刚开始的小小愿望,不就是期望她健康而快乐地生活吗?
从什么时间起,我给她戴上了更多的枷锁?让她背负了更高的期望?从什么时间起,我开始想让她成为“其他人家的孩子”,而不是她自己本来的样子呢?
深思之后,我开始改变自己,不再揠苗助长,让女儿按部就班地成长。
女儿特别喜欢画画,那我就尽我所能,给她找老师教她画画,陪她去美术馆参观,陪她画画。
日渐地,我发现自己不那样焦虑了,女儿的笑容也愈加多了,她的画也画得愈加好了。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女儿十八岁时,送给女儿一句话:“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他女儿成绩优秀,基本上能考进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学,可是女儿却想当个时尚歌手。
这是个与天分和运势关系太大的不确定行业,日后成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十。
女儿坚定地说:“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欢。”
吴晓波联想起自己以前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不了解生活的快乐半径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效的。
后来才了解,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不是是“美好”的。
再后来他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问自己:
你觉得它是美好的吗?若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大家去抵抗命,享受生活。
吴晓波不了解女儿到底学得如何,是不是有当明星的潜质,但只须女儿是开心的,就让她选自己喜欢走的路吧。
王朔也是如此,他有一次说到对女儿的期望说:
我期望她做什么呀?我什么都不期望她。我期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SB们知不知道?
王朔女儿不适应中国的教育,念书不快乐,不喜欢学习,于是王朔把她送到美国去念书。
王朔对女儿说:“你感兴趣学就去学,你没兴趣学你就当普通人。当个普通人不丢人。”在那里女儿学习得到了快乐,变得非常爱学习。
没多少爸爸妈妈,内心强大到有勇气让孩子做自己。
让孩子不受这个功利世界影响的背后,是爸爸妈妈的大格局,与尽心竭力的努力。
生活漫漫,不如保留一些不确定性,让孩子自己去探寻和发现,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当今这个急于求成的世界里,反其道行之,让孩子在我们的时区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成长,就是爸爸妈妈最大的成功。
你对孩子的规划,暴露了你的格局
纪录片《我的留学故事》里,有一集讲的是一个留学小伙。
他从6岁开始学画画,高中一年级就考到了一级美术师,然后出国同意国际先进的艺术教育,他也非常会做饭,在片中他还做了道酱香排骨。
有格局的爸爸妈妈会在孩子小时候发现孩子天分,进而刻意引导,所以这个小伙子早早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生活规划。
对孩子的规划,不仅仅是学业,还应该有生活。
小伙子说,初中开始母亲就教他做饭,母亲觉得男生要掌握独立,将来出国,成家立业,总要独立生活,必须要掌握做饭,做家务,当你自己在外的时候,也能生活得非常不错。
又想起之前那个热门视频《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
一位初到美国的留学生,由于要给同学露脸做盘番茄炒蛋,忘记时差,把国内凌晨4点睡梦中的父母吵醒,请教父母怎么样做番茄炒蛋。
同样是留学生,一个酱香排骨做得香喷喷,另一个连番茄炒蛋都不会;一个感激爸爸妈妈,想着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尽可能自己做饭吃,能省就省;另一个为了我们的一道小菜,压根没想到爸爸妈妈还在睡觉。
孩子的不同表现,背后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规划不同,爸爸妈妈的格局不同。
有格局的爸爸妈妈,知道孩子的个性、脾气,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善于什么,然后依据他的性格特征和能力有意培养他们创造机会。
他们带孩子发展视线,尽快发现孩子的天分,让他扬长避短,将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不是取长补短,那是做流水线上完全相同的商品。
没父亲带巴菲特去华尔街证券交易平台参观,他长大后未必会走专业投资的道路,没爸爸的引导,郎朗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
底层爸爸妈妈,放纵孩子;中层爸爸妈妈,让孩子负重前行;上层爸爸妈妈,让孩子放飞自我。
你对孩子的规划里,暴露了你的格局。
愿天下爸爸妈妈都能放大我们的格局,从小引导和培养孩子,让他有选择的能力,将来的道路走得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