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优点,怕他飘,就打击;孩子有不足,她又跟人家好的比。比来比去,孩子居然一无是处!
“把孩子的时间压榨到极限,让孩子没喘息的机会,是最愚蠢的教育行为。
由于没丰沛的心灵,所有教育都是纸上谈兵。
”综艺《亲爱的小课桌》,大伙看了吗?
它讲孩子们怎么样写作业、怎么样与别人相处等各种放学后平时。
我在其中发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小孩子,腾腾和凯凯。
他们都上小学一年级,都是7岁,成绩都非常出色。
但性格差别却非常大:一个积极阳光,才艺双全,做任何事都乐在其中;一个自卑、纠结、口是心非,连跟同学相处都成问题。
他们背后的家庭教育,非常值得大家深思。
01
表面看,他们只有作业量的不同
腾腾一开场就笑眯眯地自我介绍:“我喜欢音乐,有些时候会编歌,自己唱给自己听。我还会弹尤克里里,弹钢琴,敲架子鼓。我特别喜欢写作业。”
声音洪亮,语言表达明确,说到“特别喜欢写作业”时,掩藏不住的高兴。
巧了,凯凯也喜欢写作业。
他天天早上洗完脸、刷完牙,第一件事就是去做作业。他对母亲说,我的愿望是把新华书店的考卷全部买下来做完!
可老师问他爱不爱写作业时,他却说“不了解”。
自我介绍时磕磕绊绊地说自己喜欢画画、街舞。
腾腾作业少,非常快就写完了,然后开始朗读课文。声音洪亮,感情充沛,声音抑扬起伏,非常有朝气。
凯凯的作业不少,除去学校作业,还要完成母亲布置的额外作业:两张黄冈考卷外加两篇阅读。家还有人教版、国学版、教育局版、武汉版等每个版本的试题等着他做。
作业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学习状况的不同。
腾腾做完作业后,拿本书在旁边看,主动又自觉。
凯凯额外作业多、还超纲,他做得非常辛苦。看到其他人写完作业去玩,他就坐不住了。眼神四处乱瞟,坐在凳子上动来动去,还要老师盯着才能专心写作业。
腾腾做什么事情,都是“自觉、自愿、自发”的。
吃完饭后,其他同学追逐嬉闹,腾腾要么拿着平板听英语,要么到钢琴房练琴。
曲调婉转,神情陶醉,与不少哭着闹着、被逼着练琴的孩子状况,完全不同。
凯凯也非常主动,他吃完饭就坐在书桌前,一边做卷子,一边听外面的同学在玩什么。
看到这里,2019教育部推荐专家张敏忍不住对凯凯妈说:“你们的家庭教育,需要去做一些调整。”
过量作业会让孩子不断重复对学习的烦躁、恐惧、抗拒的心情,不断巩固这种错误的学习心态,比较容易产生不想上学心理。
事实上,作业量的多少不止影响学习状况,还影响性格,下面的故事就扎心了。
02
事实上,勇气才是他们最大的不同
集体活动时间,老师让同学们站好队,报数。
其他同学大喊“Number one”“Number two”,连英语最差的同学也喊了一声“Number 4”,可轮到凯凯,他只不过低头沉默,没勇气喊源于己的号码。
站在旁边的腾腾连连鼓励他,他也不敢。
自我介绍环节,每一个人都用一两句话介绍了自己。
腾腾还调皮地说:“我叫盛云翼大伙都了解了,我喜欢交朋友,谢谢!”
一个90度鞠躬,取得所有同学的欢呼。
凯凯连“我叫XXX”如此简单的介绍都不愿说,所有老师、所有同学都围着他、鼓励他。
酝酿半天,他才憋出一句:“没名字”,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才艺表演环节,腾腾率先上场,唱了一首《风吹麦浪》。
好像跑调了,旁边小女孩都听不下去了,可他依旧唱得非常高兴、非常享受。
所有同学都开高兴心表演了我们的拿手节目,除去凯凯。
无论老师如何鼓励他、同学如何为他加油,他都不愿表演,最后甚至背转过去不看舞台。大伙都说“你就算到台上站一站呢”,他也不愿。
为何呢?
他说:不去,不好,跳得不好看。
老师看过他的跳舞视频,感觉棒极了。可他就是感觉自己不可以。
老师只好舍弃他,让其他同学自行街舞对决。腾腾仍然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律动感十足,表情也非常高兴,所有老师都夸他“全能、自信、厉害”。
意料之外的是,表演结束后,同学们都被父母接走了,凯凯却偷偷来到老师门口,嗫嗫地表示:想表演。
早做什么去了!
张敏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内向外向不是问题,性格没好坏之分,但凯凯更多的表现不是内向,而是自卑。”
由于自卑,所以没勇气说源于己的名字。
由于害怕得不到一定,所以宁愿不参加,也不要来一段“自我感觉糟糕”的才艺秀。
由于怯懦,他连走向舞台的勇气都没,眼睁睁看着其他同学在自己善于的范围争芳斗艳。
腾腾沉浸在才艺秀时,凯凯在跟我们的勇气撕扯。
03
太用力的亲子关系,是一场灾难
凯凯类似的纠结还有不少。
譬如朗朗来了,他明明非常想与朗朗互动,在大伙都写作业时,几次三番放手作业去偷窥。
可当叶一茜为他引荐朗朗时,他又扭扭捏捏地不敢见。即便朗朗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也违心地拒绝。
他明明不喜欢母亲布置的额外作业,却还是迎合母亲的爱好,让母亲假期“再给我买”一些卷子。
到底哪种家庭环境,造就了凯凯如此别扭的性格特点?
真的让人窒息的,是凯凯母亲的操作。
孩子考不好,她就把他的书全撕掉,以做震慑。
孩子考92分,她感觉1、小学二年级考100分才正常,剩下8分差距要通过卷子来弥补。寒假便给他筹备了270份考卷、7本大题、50页自打卷,合计376张卷子。
孩子偷懒了,加一张卷;错题超越3道,再加一张;做得不仔细,再加一张,做到你仔细为止!
只须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更叫人心疼的是,为了防止孩子“得瑟”,她每天打击凯凯,说他这不好那不好,所有女生男生都比他好。
即使其他人夸凯凯懂事,她也专挑他不好的地方说。
傅首尔劝她不要拿我们的孩子跟人家比,她却自鸣得意地说:“我最喜欢拿他跟其他人比了”。
傅首尔问她:“那还有不少孩子不如他呢,你如何不去比啊?”
她说:“哎呀,咱们要跟好的比,不可以跟不好的比。”
孩子有优点,怕他飘,就打击;孩子有不足,她又跟人家好的比。比来比去,孩子居然一无是处!
难怪凯凯那样纠结,原来是她无处不在的打压让孩子担忧得不到一定,才说一些口是心非的话掩盖我们的真实想法。
难怪凯凯自卑,原来是她随时随地的否定让孩子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好,才率先说一些自我贬低的话,免得搞砸了被批评、被笑话,敏锐又自卑。
综艺录了好几期,凯凯一直融不进集体,不会跟同龄人相处。

可母亲听到凯凯“他们都不跟我玩”时,不是教他学社交,而是感觉不交朋友也没关系,让他先写作业,写完母亲陪他玩。
你的伴随,90%都是假的!
她应变快,口才好,能舌战群雄,将傅首尔怼得瞠目结舌,将从事教育30多年的教育专家怼得怀疑自己。
可她把我们的所有才华都施展在孩子身上时,却看上去用力过猛。
孩子孱弱的心灵,哪儿经得起她如此的高压?
太用力的逼迫,常常制造太多的遗憾。
太用力的亲子关系,终究是一场灾难!
04
教育的最高段位,是“不教而教”
反观腾腾妈就高明多了。
大伙都夸腾腾才艺双全,小小年龄便有这么强的自律性,纷纷向她取经。

她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我感觉我比较懒吧!所以他一个人比较需要多主动一些。”

对于腾腾的才艺双全,她说孩子“喜欢就好了,我的心态比较佛系吧”。

她从不逼孩子坚持什么兴趣班,也没刻意培养,而是由着孩子自己“喜欢就好”。
由于她感觉,家没这种基因,所以也不便对孩子硬插手。

可她的佛系又不是完全放纵不管。
她也给孩子报了不少兴趣班,最高记录同时有8个班在上。
让人羡慕的是,腾腾一直维持着刚开始的兴趣,没不喜欢的,所以也毋须逼着他去坚持。

想起心理学家李雪说:“正常进步的孩子,天然会对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
无论语文、数学,还是钢琴、舞蹈,其实都是孩子与生俱来想要探索的,孩子初次接触也肯定是充满好奇的。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他才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坚持下去。可孩子一旦感觉到逼迫、重压,再有趣的事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心生退缩。
更可贵的是,腾腾妈虽然没明确需要孩子考多少分、考几级,但对过程是有需要的,她也会非常用心地伴随、设计、引导。
轻结果,重过程。

父母对孩子不提需要,孩子反而对自己非常有需要。
孩子的自觉、自愿、自发,便这么形成了。
听到这里,张敏有感而发道:教育的最高段位不是不提需要,而是润物细无声,不要让孩子有被教育的感觉。
好母亲可能不是逼着孩子成长的母亲,而是明明对孩子有需要,却又看上去没需要。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觉察不到被教育了。

纪伯伦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己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是你。”
凯凯妈!将你用在孩子身上的火力,卸下来一些吧!
你越用力,孩子越吃力。你越着急,孩子越焦虑。
你仅需用心帮助孩子,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了解适合偷懒的母亲,才是最好的母亲!
本文源自男生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生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生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孩子,欢迎关注男生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