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
教 材 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初一 第一学期 (试用本)
课 题 9.17同底数幂的除法
一.课堂训练
试 题 | 解 答 | 设计意图 |
A组: 1.计算:(课本P56/1) (1)
(2)
(3)
(4) | 解:
| 借助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进行计算,两数相除时,先确定商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除. 其中规定:
|
2.计算:(课本P56/2) (1)
(2)
(3)
| 解:
| 借助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进行计算,正确确定结果的正负.在(2)中,先确定符号,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进行计算. |
B组: 计算:(补充)
| 解:
| 先算括号,再做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时注意运算顺序.
|
C组: 计算 (补充) | 解:
| 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相除时,应先化成同底数幂的除法,领会分类讨论思想. |
课后作业
试 题 | 解 答 | 设计意图 |
A组: 1.将下列各幂表示成积的形式:(训练册P35/1) (1) (2)
(3)
(4) |
答:
| 理解幂的意义与底数与指数的定义,在(3)中底数是 |
2.计算 (A) (C) (训练册P35/2) | 答:(B). | 直接借助同底数幂的法则进行计算. |
3、用幂的形式表示结果:(训练册P35/3) (1) (2) (3) (4) (5) (6) (7) (8) ____. |
答:
|
借助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进行计算,结果应是幂的形式. |
4、计算:(训练册P35/4-) (1)
(2)
(3)
(4)
| 解:
| 当幂的底数互为相反数时,可将它化为同底数幂进行计算.在混合运算时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法则进行计算.
|
B组: 计算:(训练册P35/4-) (1)
(2)
(3)
(4) |
解:
| 在(1)中,借助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将它化成同底数幂的除法来做. 在(2)(3)(4)中先确定幂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符号.有括号时先算括号.
|
C组: 已知 | 解:
| 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逆用,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