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上海升学,难!要在上海读公办,难上加难!
对不少“沪漂”来讲,孩子要在上海上学,民办当然是最佳选择,由于民办对户籍需要不严格,但民办学费却叫人吃不消哦,毕竟一年5、6w的学费,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承担得起。
上民办的原因有不少个,不上民办的原因只有一个
选择公办吧,那可就复杂了。
居住证、积分、社保、房地产等等,无一不是限制。
不过这种局面,非常快就会改变了!
01教育部:鼓励随迁子女仅凭居住证入学
日前,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关于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都能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建议》的回话。
回话中表示,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同意义务教育,事关教育公平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适应国内城镇化进步策略、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区域仅凭居住证即可入学。
文件内容比较长,记者把主要内容整理出来,总结如下——
1、从2021年起,精简非必须的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2、扩大学位供给。此条分为两方面:一是针对民办学校,将随迁子女占据多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二是针对公办学校,加大城镇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确保“应入尽入”、就近入学。
3、2020年起,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与当地户籍都学生都可以报名民办学校,录取机会均等。
4、对随迁子女和当地户籍学生实行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在教育教学、平时管理和评优评先中同等看待、平等对待。
有专家对此进行知道读:仅凭居住证,让买不起学区房的外来职员顺利入学,此政策推行有望缓解因学区带来的畸形房地产市场症状,让高价学区房、学位房,在肯定范围内降温,从而推进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帮助房地产市场健康进步。
另外,仅凭居住证即可入学,在一定量上也会缓解学区房的需要,降低社会焦虑,但,也要各级拟定具体的手段以保证政策能真的落实到实处。
02抑制学区房重磅出击
上海热点学区“降温”没?
前有多校划片,现有居住证入学,抑制学区房的重拳真是一个接一个。
早前,大家也有发布过上海热点学区房的有关信息,譬如在浦东新区的梅园板块——
梅园2、3、四街坊对口的学校是上海一梯队的福山外国语小学与建平中学西校,被叫做“双学区”;梅园5、六街坊对口的学校是市示范园冰厂田婴幼儿园、一梯队的福山外国语小学与建平中学西校,被叫做“三学区”。
以往,这也是海量父母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一大选项。不过今年梅园板块内一套51平米的房源显示,3月12日挂牌价达1020万元,经过5次降价后,现在价格725万元,较最高挂牌价降低近300万元。
上海其他热点的学区房是否会也“速冻”了呢?
大家来看看父母都非常喜欢的“双学区”变化——
可以看到,随着着中考“名额分配”政策的落地,与教师轮岗制,在一系列的政策影响下,以往炙手可热的双学区,大多数都出现了价格下调的状况,
现在教育部发声,让有条件的区域凭居住在入学,配合更多择校政策,学区房的价格就会渐渐回归正常,学区房这一定义也马上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