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示例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布置预习〗
(1)查字典:给课文“预习提示”中和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注音,连同课文注解中的文字注音一块拼读,并抄录积累。
(2)阅读理解课文中注解的词义,其他生词查词典解决,抄录积累。
(3)指出本文的文体,作者及其称号、著作,抄录积累。
(4)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5)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需要对身边生活作细致察看,写源于己的真实情感。
〖课堂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1、导入新课:先由上单元写“家庭生活”引入学生另一个身边生活“学校生活”,交代本单元学习的就是“学校生活”,然后投影课本插页中鲁迅像,并强调鲁迅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和在教程中的地位引入本课学习,板书课题。
2、明确课文的教学目的和本课时学习要素。
(二)预习检查:
作为本课的预习检查,内容非常重要:
一是通过检查预习(1)、(2)、(3),教师帮助明确后,完成目的①;二是检查预习(5)时(注意省时)只作抽查,且主要记录一二个同学习作中词汇的形容、动作的表述与文段总体意思一致和不同的句子作课堂练习时的范例,检查不作评述。除此之外,检查预习(4)主如果为学生疏通阅读障碍和强调课文重点文段。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时间的事?写了哪几个地方?作者喜欢哪一个地方?
讨论:从题目上看,本文应分几个部分?
[两部分]
从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在层次结构上中间如何处置?
[过渡]
学生讨论明确后再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3、学习第②自然段:
让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写全段,并举例说明自己对文字的感悟,揣摩这段景物描写的特征。讨论完毕后可让学生进行景物描写尤其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句式的仿写,并在全班交流。
小结:词汇本身是有感情色彩的,要表达我们的感情,可以不直接讲出,借用“抓住景物特点,准确的形容”即能表情达意,无论是阅读理解或作文表达,应深刻地领会这一点。
4、学习③-⑥段:
略讲。先小结第②段词汇形容景物美,喜欢百草园是‘乐园’;然后用谈话法让学生结合课文逐层明确:这一层写故事——喜欢听神秘的故事——长母亲讲的故事非常神秘——非常喜欢听——百草园是“乐园”
5、学习⑦⑧两段
在文中找出捕鸟过程的句子并上讲台演示捕鸟过程,再导入准确表述动作的学习。因为演示中,动作的准确表述非常具体,易迅速把握。在课堂上继续安排仿写训练,用至少5个动词描写一连串的动作或者一个游戏的过程。
语言特征: 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
6、第一部分小结: 从整部分层次结构上作简单小结。
5、布置课后训练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百草园里,作者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是学校生活。三味书屋直接写了学校生活。试预习三味书屋部分,分别找出两部分中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并加以对比,结合完成文后训练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素〗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领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2、讨论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1、朗读第九自然段
完成课后训练三
点拨:
1、副词及其表达用途。
2、过渡的常识
2、默读10-24段
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点拨:第10段的描写。第17段的描写。
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从文中找出这类句子,说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他吗?
点拨:抓住文中关键字语和重点语句去理解
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
A、他好像非常不开心,脸上还有怒色。
B、先生刚开始这几天对我非常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C、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
D、他一直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百草园中有很多趣事,如拔何首乌等,作者在三味书屋有没?分别是什么趣事?
点拨:第17段;念书;上课时的画画等。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3、讨论文章的主题
讨论课后训练一
点拨:从文中看来,作者感觉三味书屋的念书生活是开心的还是痛苦的?
充分一定学生的建议,最后统一为第三种(参见“教法建议”)。
4、积累
鲁迅先生刻早字的故事。
5、作业
你了解鲁迅先生的历程吗?请同学们查找课外资料,写一篇介绍鲁迅先生的练笔,下节课上课时给大伙介绍。
方法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演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材点评:
依据本课内容的特征、教学的目的、教程重点,使用的教法和预计成效如下:
提问法、讨论法——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素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训练法——优化练习,突出重点,使难题形象化。
读写结合法——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
谈话法、演示法——激起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深入考虑,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好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