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众号“成长在洛杉矶”
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从婴幼儿园开始就习惯了做各种义工。等他们成为高中生,社区服务更成为必做之事,义工的履历是高校考量学生的要紧项目之一。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不少孩子,服务别人和社区,已成为他们日常非常自然的一部分。
研究发现,常做义工的孩子更自信,更会感恩,更有领导的才能。孩子通过做义工掌握了设立目的、组织和管理,他们还学到了交流的方法,交到了新朋友。
1、美国学校鼓励孩子投入很多时间做公益
不久前小朋友开心地告诉我:“母亲,我今天筹到了10块钱!瞧,我还要到了一个奖励呢!”
果然,她的胸前挂着一个我从没见过的小熊挂件,大大的,看起来就非常有收获感的样子。
这几天她洗澡睡觉也没舍得拿下来。
话说这周是他们学校的“ Week of Caring(关爱周)”,学校组织大伙为无家可归者筹款,每一个年级负责筹集不一样的物品,从饮用水,罐头到袜子。你可别小看孩子们的号召力噢,收工那天我去瞄了一眼,整整十几大箱噢。就这,还只能算是个好项目。
在同一时间,这家只有400个学生的小学还运行着另外4个爱心项目。“美国心脏协会筹款”,“学校春天拍卖会”,“课外班筹款”,还有捐血(父母)。让我不能不点赞的是,项目虽多却丝毫没影响成效。昨天早上校长宣布,仅三周,学校就为美国心脏协会筹到了3万美金,只能说孩子(广而告之)和父母(有钱又有心)都非常强哈!
话说我也参与了学校的“春天拍卖会活动”,和小朋友班的同学们一块设计制作了一个艺术手工,从想点子买材料,和活动联络人和班主任交流,到最后在教室和小朋友一块制作,真的非常高兴。我家小朋友就更高兴了,“这是我母亲!” 呵呵,值了。
“课外班筹款”的项目大概是最简单的,体育老师开了个愿望清单发给大伙,要几个篮球几个排球几根跳绳什么的,新旧不拘。非常快就有几个小朋友自发在课外班的教室外摆了卖柠檬汁摊儿,1块钱一杯,据了解没几天就为体育老师赚够了银两哈。
类似如此的事儿并不仅发生在这个月,几乎每一个月都有。每次看他们小学的周报,我几乎找不到任何学习方面的内容,乍一看几乎全是活动,而且形式多样。非常重要的是,几乎每一个活动都有义工义卖和捐赠,为学校,为社区,或为某个慈善项目。
短短半年里我就亲眼目睹他们成功举办了家庭户外电影日,5千米跑,冰淇淋日,阅读比赛,家庭烧烤,社区家庭日,图书日,还没有加上各种节假日的大型主题活动......呵呵,你想想,做这类事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啊,假如我对你说,这类活动的大多数工作都是由父母和学生完成的,你服吗?
我不由地想,为何美国人鼓励孩子们从小花很多的时间做这类“闲事”,好处到底在哪儿?
2、常做义工的孩子更有领导才能、更会感恩
仔细想像,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从婴幼儿园开始就习惯了捐赠玩具书本,去老人院探望,在情人节为老师爸爸妈妈献爱心礼物,在感恩节给每一个人筹备感谢卡片和礼物,在圣诞为从未见过面的小朋友买礼物写卡片。
上小学后,小朋友参与各种义工真就是特别常常的事。等他们成为高中生,社区服务更是成为必做之事,义工的履历是高校考量学生的要紧项目之一。每年暑假,在世界的不少角落都可以见到做义工的大学生,其中的一大多数来自美国。
仔细想来,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不少孩子,服务别人和社区,已成为他们日常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不少美国人成功后捐出身家或专注慈善,好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查了查美国义工的数据,惊人噢。据统计,在2014年有62.8 million的美国人(16岁以上)为各类组织无偿服务了7.9 billion个小时,价值约$184 billion噢。(https://www.volunteeringinamerica.gov)
我还看到一篇挺有意思的论文,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们邀请了些两岁不到的小朋友,先给他们一些金鱼饼干,几分钟后,让小朋友给小木偶推荐一块金鱼饼干。
研究职员把整个过程都拍下来,依据小朋友的表情和行为评出“开心分”。
心理学家们发现,小朋友给木偶饼干时的开心程度超越了他们收饼干时的开心程度,也就是说,给予比同意更让孩子们开心。
这个研究可能还能帮助大家解答这个难点:“为何人会帮助其他人,甚至是他们刚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答案之一就是,Giving Feels Good(给予/付出让大家感觉非常不错)。
那样做义工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研究发现,常做义工的孩子更自信,更自尊,更有责任心,更有批判性思维,更有耐心,更了解关爱和尊重别人,更会感恩,更能干,更有领导的才能。
让大家再听听孩子们如何说,他们为何要花很多时间做义工?好处在哪儿?
· 他们第一掌握了设立目的。
“大家先拟定了目的,然后决定要如何用卖饼干得来的钱。这之后大家就订购饼干,布置摊位,筹备好零钱,决定每一个人负责什么。” 11岁的Ariana说。
“这是一件很大的事儿,由于有不少人来,你需要先订货然后做好所有筹备,刚开始这类事对大家来讲真的挺难的。” Patricia说。
“我一个人设立目的,并且鼓励自己要尽力做好。” Duncan说,“我一般还有备用目的,假如完不成刚开始的目的,那我还有一个备用的哈。”
“我非常喜欢卖东西,这让我热血沸腾。大家每次都能完成目的,筹集来的钱可以让大家整个团队一块去露营呢!” Lazzy说。
· 为了达成目的,孩子们还掌握了组织和管理。
“这所有都是我一个人组织完成的。” Patricia说。
“我做了大多数的事儿,我既是组织者也是实行者,我还真的赚到了钱。” Duncan说,“我不止是卖饼干,我帮助学校支付了那些没办法支付的成本。我从中获得了不少乐趣,结交了不少朋友,我相信这类历程会为我的以后加分。” Duncan说。
“大家要用数学的办法计算本钱和收益,大家常常算钱。” Ariana说。
· 他们还学到了交流的方法,交到了新朋友。
“在处置钱和顾客交流上我做得很好,” Jari说,“我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通过做这类事我掌握了同意不一样的结果,买还是不买。” Karen说。
“对我来讲这非常有趣,由于我在和其他人做买卖,这能在以后帮到我。” Patricia说,“我比以前会算钱和管理钱,我更了解如何跟人交谈,我学到了怎么样善待别人。”
“我喜欢挨家挨户敲门卖我的饼干,”Abby说,“我喜欢敲门,和他们交谈,这帮助我更接近我的目的。”
“我真的非常高兴,由于我了解我肯定可以把事情做好。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大夫。做这个我并非仅仅为了钱,我可以帮到其他人。”Duncan说。
非常显然,筹款活动让他变得更自信,对将来充满期望。
3、美国小朋友到底还做了什么有意思的“闲事”?
这一家正清理邻里街道上的树枝落叶
这姐妹两个种了不少蔬菜,筹备推荐给邻居或其他需要的人
小朋友在自己家里后院为附近的野生鸟筹备好食物
她在父母的帮忙下在自己家里门口摆了个摊,把闲置的物品和玩具卖了捐款
他们天天都来照管社区小花园
这对母女从街坊邻居那儿收来了不少二手童书捐赠给学校
这位9岁的小学生制作了一份邻里报
他们自豪地成为特奥会的义工
他们一家正参加周末的海滩清理活动
这位11岁的小姑娘为医院的小患者筹集了很多圣诞节礼物
参加童子军的必学课之一,卖点心
如此美好的事儿还有不少,不少。
婴幼儿教育道路漫长而修远,能有机会和孩子一块尝试做些美好的小事,然后细细地看他们在每件小事中一点一点成长起来,最后变成有能力又有爱的样子,是多么幸福。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