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爱学习的智慧大脑,那怎么样培养呢?其实比起花大价钱送孩子去各种大脑开发班,最好的办法却蕴藏于再平凡不过的生活习惯和教养态度里。在保证孩子吃好、睡好、多运动、多接触探索自然的同时,大家应该多陪孩子玩,用积极的语言一定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大家的爱。想让孩子的大脑健康茁壮的成长,就这么简单。
文/李宜蓁
转载自公众号“亲子天下资讯平台”(ID:cn-parenting)
训练大脑不必花大钱,其实最好的办法就在平凡不过的生活习惯和教养态度里。一旦学会了大脑的基本特质,浇灌以爱与适合养分,每一个孩子的脑部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以下综整出八个专家建议的要紧教养原则,不需要花大钱买各种工具书和参加强脑潜能开发班,就能让孩子的小脑袋健康长智慧。
健脑教养守则1
所有从吃得好开始──均衡饮食,多吃鱼
大脑细胞每五个月更新一次,要让大脑有机会绝顶聪明,最易见效的第一个办法,就是给它足够的好营养。
吃对了食物的孩子,即便面对繁重的课业,也能拥有明确的考虑能力和记忆力。能活化大脑的营养素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卵磷脂、omega-3脂肪酸、维生素A、B群、C、E、硒等矿物质等。由于大脑皮质的上千亿个神经细胞需要基本的脂肪酸才能运作。
有心为孩子健脑的父母,鱼和鱼油,是护脑应具备的好食物。丹麦的研究比较了五千多名健康老人的饮食发现,一个人的饮食中鱼的成分愈多,他维持记忆力的时间也就愈长。由于鱼油中所含的omega-3长链不饱和多元脂肪酸(包含EPA与DHA)对人体有益,DHA是大脑神经细胞传递讯息的化学物质之一。因为人体非常难透过饮食转化合成omega-3,因此可透过食用深海大型鱼类的眼窝、油脂部位,或鱼油胶囊来补其不足。
健脑教养守则2
睡得好才记得牢──少睡一小时,认知慢两年
剥夺儿童与青少年的睡眠,会干扰他们的生理成长与认知进步。依据以色列睡眠专家艾维.萨德博士研究,睡不饱的小六学生,学习力只有小四的程度。
多睡一小时,青少年的数学习语文大跃进。《教养大震惊》一书指出,青春期因荷尔蒙影响,青少年特别晚睡晚起,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艾迪那学区高中特别把上学时间往后延一小时,一年后,成绩最好的高中三年级学生SAT数学增加了五十六分,语文进步了一百五十六分。
学得愈多、需要睡得愈久,由于睡眠会帮助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固化学习,达到去芜存菁的成效。孩子到底睡多长时间才够?依据研究,新生儿天天可睡十六小时以上,学龄儿童则至少睡十到十二时辰,青少年的睡眠模式慢慢固定下来,与成人差不多,天天睡七到八小时。
分子生物学家约翰.麦迪纳,在《大脑当家》一书中强调,睡眠和学习有密切关系,睡得好,才记得了解。睡眠不足会干扰注意力、情绪、逻辑推理能力和一般数学等能力。
健脑教养守则3
运动增强脑力──每周慢跑三十分钟,认知就进步
吃好、睡好可以让大脑保持在运转巅峰,但运动却可以额外增进神经元细胞的迅速增长,等于帮大脑多装了好几条内存。
研究发现,小学生一周慢跑两到三次,每次三十分钟,十二周将来,他们的认知表现就比慢跑前进步很多。身体情况好的孩子对视觉刺激辨识速度比不喜欢动的孩子快,注意力更集中,做作业时可以用较多的大脑认知资源,并持续较久。运动能增进教室和职场合需的全部能力。
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科医师约翰.瑞提在著作《运动改造大脑》中建议,可以选择一种同时训练心肺和脑部的运动(如网球、瑜伽、体操、溜冰、彼拉提斯或空手道),或者先做十分钟的有氧体操,再进行以方法为主的无氧运动如攀岩或平衡训练。
健脑教养守则4
用爱塑脑──爱孩子比学英文更要趁早
专家指出,早期的安全倚赖是所有儿童进步的基础,甚至可以用来预测孩子以后的收获。由于幼儿的倚赖和探索行为几乎可以说是一体的两面,那些可以与主要照顾者打造起安全倚赖的婴幼儿一般也比较想对周遭环境进行探索。安全倚赖的孩子有较多的探索行为,愈多的探索意味着与环境愈多的互动,愈多的互动使孩子的脑神经连结愈复杂愈紧密,孩子当然也就愈聪明出色。
情绪进步有所谓的“情绪窗口(emotional window)”,意思是说婴儿期和学步期是情绪进步的重点期,而这个窗口是人类所有些进步中最早关闭的。因此为人爸爸妈妈的应付此有所警觉,爱孩子比学英文更要趁早,不要等到来不及了才后悔。
健脑教养守则5
玩出好脑力──游戏是最好的心智挑战
过去大家一直以为孩子游戏时大脑在休息,但最新发现是,游戏的角色饰演和想象力可以帮助他们建构抽象考虑能力,能够帮助增进学科表现。
《教养大震惊》一书指出,抽象考虑能力是学会现实与抽象符号之间的链接,每一个学科都用得上。而孩子在饰演游戏中把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想象成消防车,大脑就掌握怎么样把抽象符号和其他元素串连起来,等于历程了一场高阶抽象考虑过程。
脑神经科学家也觉得,游戏是最好的心智挑战。当一个小孩子专注玩积木,进入了平静忘我的境界,大脑正在历程一段与他心智能力相合的挑战,这也是大脑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瞬间。
专家指出,光“玩”并不算真的的心智挑战,父母或老师应该提供比孩子的能力稍微难一点、但又足以达成的挑战,大脑会历程了一段平衡、失衡又平衡的过程,神经元又走出一条以往不曾通过的新路。
其实孩子真的的喜悦不是成为超龄小天才,而是完成他这个年龄所能做的伟大事情,真的的满足是源于对手边的工作尽了最大的努力。
因此,父母该做的是时时察看伴随孩子,确切学会孩子的进步进程与独特风韵,并且当令适当的给予引导,安排有趣的活动与游戏,不予勉强或急切想要看到学习成效,不然可能早早坏了学习胃口。
健脑教养守则6
鼓励主动探索──动手做过才会留下痕迹
孩子一出生,脑中已拥有这一生要用的几乎所有神经元,决定他智商高低的是这类神经元之间链接的密度与强韧度。如此的连结在幼儿时期最为迅速,然后到了九到十岁之间脑部开始做的是修剪的工作,把用不到的和连结不强韧的部分修剪掉,只留下最常用、连结得最强韧的部分。
决定孩子脑部神经元之间怎么样链接、链接的密度和强度,则是与环境互动的经验,特别是那些他主动探索、主动处置过的讯息在脑中会打造最长最强韧的连结,而被动被灌输的经验所打造的连结总是是脆弱而短暂,在以后比较容易就被抛弃掉,这就是进步上的“用进废退”原则。所以大家拼了命塞给孩子的,最后都难逃被修剪掉的命,反而是孩子在自发性玩耍、探索、主动阅读中得来的经验会被保留下来。
给时间,让孩子动手做,也是训练大脑要紧的过程。脑神经练习师王秀园剖析,大脑是为存活而存在的器官,外在环境不断给磨练,大脑才有机会学习很多存活技能。“必须要亲自走过,才会在大脑留下痕迹”,孩子早该自己学坐地铁了,父母还天天接送;永远匆忙的早晨,一直忙到没耐心等孩子绑鞋带,其实都已经剥夺了孩子建构大脑的珍贵经历。
健脑教养守则7
正向赞美──教出主动的孩子
孩子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知道因果关系,拥有刚开始的成功经验时,父母若能真诚鼓励与赞美,孩子的脸上会出现一抹认可的微笑。此时,孩子的大脑神经细胞,也由于分泌了“多巴胺”这项正向情绪的神经传导物质而微笑着。
多巴胺在期待与奖励过程中饰演重点角色。满足是学习的要紧刺激,当大家专心、与自我一致、与世界和谐相处,或成功达到任务时,这种美好的感觉会引发成功的学习,并储存在大脑。
《教养大震惊》指出,大脑若拥有动机,学得就快。由于主动的感受也来自多巴胺,多巴胺分泌后是大范围喷洒到大脑内,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使传递讯号更飞速。
“不当的责骂或受虐经验,会永远伤害神经元的发育,影响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将来进步,父母对孩子的责骂应该更为小心,”专家洪兰说。
健脑教养守则8
鼓励问问题──好奇心是大脑考虑的燃料
孩子到了婴幼儿园起,爱把“为何”挂在嘴边,没头没脑乱问一通,爸爸妈妈常回以“就是如此子啊!”要他们立刻闭嘴。
好奇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驱力,像是能让大脑机器全速运转的核心燃料,孩子想去考虑,坚持打破沙锅问到底,是训练脑力的最好习惯。
进步分子生物学家约翰.麦迪纳,在《大脑当家》一书中强调,对孩子来讲,“发现”带来快乐,就像一种会上瘾的毒品,探索创造出更多发现的需要,带来更多快乐,这是一个直接的回报系统。父母可以要孩子先“猜猜看啊!”小脑袋就会进行总结与推理。
“即便猜错也没关系,大家的文化太重视要‘对’,容易浇熄孩子的探索好奇心,”王秀园说,有时孩子会冒出非常瞎的问题,爸爸妈妈更应引导孩子想得更深入,而不是阻止发问。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史丹利.葛林斯班,在《出色孩子的十大重点能力》一书中建议,最能引发婴幼儿好奇心的做法,是带他去大自然中散步,在讯息丰富的环境中探索。另外,当爸爸妈妈想聆听──而非评价孩子的建议时,最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假如你想增进子女的好奇心,拓展他们的智能范围,就要多多征求他们的建议,”史丹利提醒。
每一个父母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有个强壮的大脑,但所有权威性的研究都一致指出,培养爱学习的很大脑,父母该做的不是送孩子去全脑补习班,而是吃好、睡好、多运动;好好爱他、陪他玩、念书给他听,与多带他去接触探索自然。每一件事,都不需花大钱,用心的爸爸妈妈都做得到。
时时提醒自己“健脑教养的八大守则”,父母就能与“脑年代”同步,做个与时俱进的好爸爸妈妈。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