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就是一名中学教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工作,先在山区农村初中任教十多年,后在县城一所重点高中到今天,有二十多年的从教历程。我谈的都是事实,夹杂着一些感触。
中学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监狱,不同的是里面囚禁不是人犯,是表面上是有人身自由的青少年,其实他们比人犯更缺少自由,他们的休息时间比犯人要少的多。校长在这里饰演的是典狱长的角色,教师充其量不过是个狱卒而已。
本有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他们可以自由的向探讨生活价值,可以在科海泛舟,他们可以自由的歌唱,打打球,自我组织各种活动,也可以谈谈男女友(由于恋愛也是生活必学课)。但达成中,他们已经成了一种机器,会做题的机器而已。
这里没吵闹声,没喝彩声,只有老师在讲台上唾星四溅。从醒到睡,他们所做的事,都会有规范,都有人“管理”。晚饭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十分钟的课间,还可以被“拖堂”,只容许有上卫生间时间。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半,十几个小时坐在椅子上,伏在课桌上,写呀,做呀,听呀!两耳不闻窗事,精神上是没完没了的苦役。学生宿舍里十点就熄灯,学生们就要用一种电池灯来照明,继续完成课业。
考考考,不知考学生还是考老师,学生的成绩由于与老师的工作营业额挂钩,而大部分学生对考试早就麻木了,需要老师持续的挥舞手中的鞭子驱赶。中国的校园里最缺的人文关怀,正常的学习活动都被升学率这个恶魔搞的面目全非。
我相信中国教育是最落后的,由于从骨子里落后。
先看讲课模式。目前的讲课模式还停留在几千年,仍旧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讲课”模式,统一進度,统一内容,按部就班,以班级为单位進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废止了,其最大的弊病在于不可以个性化教育,不可以兼顾学生的智商原因与非智商原因,对于精英学生来讲,智商上也是一种浪费;对差生的来讲,拼上命也没办法追赶匆匆的脚步。
填鸭式的灌输占统治地位,学生只须用耳朵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主要教学用具。很多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施,这种教学方法仅仅形式上,只是多了一块小黑板而已,只不过提升了一点效率,对教学模式没根本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极少向老师提问,不可以跟老师辩论,老师对喜欢发问的学生会非常厌烦,只有听、写、背,获得常识的途径很狭窄。
从讲台上看下去只见一片亮花花的眼镜,疲倦的眼神从书山后面抬起来。估计,高中三年级学生近视率在80%以上(近视也算一种病,学生几乎皆病)。他们已经丧失了年轻人人的活力,成了病态,没个性,没愛好与兴趣,没才艺。
因此中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真的的常识,只不过用来的考试的工具而已。他们的学的所谓“常识”,都是些专门为考试而制造的常识和题目,没实践性,没应用价值,也不与平时生活相联系,基本丧失了科学性与真实性,支离破碎,差不多已经沦为伪科学、伪学问。
下面把中学各学科剖析一下。
数学变的艰涩无比,所谓的难点无非是把有限的几个公式变来变去,困难程度无限提升而已。
物理、化学、生物,本来是实验科学,需要非常强的动手能力,目前都变成了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连接电路,在卷面上做化学实验。据老师说目前越是让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题成绩反而纸上谈兵好。对这类学科来讲,定义比常识更要紧,但大家的学生只能做题,科学观念与定义都是浮云。
历史课,变成了无限多“要点”,每一个题目考查几个要点,如此就割裂了常识之间的脉络,也不可以培养历史观,只能学到一些常识的碎片。
写作能力是语文课的高级体现,但这个困难见效,困难立马见到考试成绩,因此教师极少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主要让学生很多的记忆与背诵,书写很多的字词,也不培养阅读的愛好,也没阅读时间,语文教学已经到了舍本逐末的地步。
政治,这本门只不过当局的一个……,越学人的素质越低下。
英语,几乎是“哑巴英语”,不会会话,不会交际,也不学英美文化。
地理,里面很多的题目是计算“地方时”的,大伙了解“地方时”在日常基本上是没用的东西。还有那些很多“太阳光照图”等,其实就是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属性变来变去,结果地理变的比像立体几何更难,十分让人头痛。
本来可以容忍千差万别答案的科目,譬如政治、历史科、语文,在考试时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教师全是教书匠,只能照本宣科,把需要考试的内容教给学生,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千万不可以教,不然就是不务正业,还可能遭到投诉。教师们只知道本学科常识,对于其它学科几乎是“隔山如隔山”,打个比喻来讲历史教师只了解历史,数学教师只了解数学,而且他们仅了解课本常识,而且语文教师不会写作。
缺少全方位的常识修养,无人文内涵,这是中学教师的通病。而且,我所知道的一些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文化程度之低,叫人咋舌,简直可以称的上“半文盲”。
什么是名师、好老师?父母在择校、择班的时候,一般都要问,什么老师教的好?目前所谓的“好老师”这个价值取向,一般是指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比较强的人,他们比较“狠”,滴水不漏,会做“思想工作”,人际关系较好。因此会管人,把班级管的像铁桶,比较恐怖的教师,才会考出好成绩,至于科学人文素养、学科素养,一般不在考虑之列;另一类,会猜题压宝的老师,学会考试动向的教师,也比较受青睐。
说到“思想工作”,一般是恩威并用,并非什么理想教育、道德教育。譬如说“你考不好,如何对的起父母”,“你家经济条件不好,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都像你如此不守纪律,大家班的成绩能上去吗?”
当然也要会惩罚学生,让他们罚站,背不过课文的在走廊里站着。以前老师们体罚,过去有一个教师用一张板子打手背,好玩的是板子上写着“落后就要挨打”几个字。目前体罚容易被举报,举报途径不少,老师们可能因此被惩罚。因此体罚现象已经不多见。但既要管好班级,又不可以用极端手段,老师们比较难,常常唉叹“学生不好管!”
没工作热情。前一两年,在大家学校里一个潜规则,男52女50就能内退,所以一到年龄,他们比兔子跑的还快,回家颐养天年去了,可能还可以找个第二职业挣点钱。
中学教师,一般只须晋上副高级就到头了,就万事大吉了,这类人几乎所有人都想干后勤,不想上课。说白了,我所知道教师,没一个真的热愛教育事业。
教师为了学生考个好成绩,也拼命工作,也就是拼命给学生增加负担,并不提升学生素质,为的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一是学校的重压,清规戒律不少,学生的成绩不高,就批你,少发给钱,没面子;二是为了晋职称,职称与待遇是挂钩的,为了糊口,为了生计。中国教师几乎没什么理想信念!更没一个称的上是教育家的。
大家的学校把学生当机器,每件事讲究“整齐划一”,让学生跟军队一样守纪守时,制定了极为苛刻的“学生守则”“校规校纪”,对学生的作息严格控制,让学生无比听话,无比驯服。
吃饭睡觉等都有规范,假如午休、晚休不到,可能要遭到“劝其退学”的待遇,虽然学校一般不会开除学生,但领回家让父母教育,这是惯用的。学生喊着号子、迈着整齐的节奏跑操,像军队一样。这种表面上的整齐,其实是对学生个性与人身自由的很大漠视,这种规范可能要与法律冲突。
学校里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迎查”,迎接上级检查。为了让上级认可,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督导,还有其它部门的检查,如文明单位、普法工作先進单位、工会工作检查等。为了迎查,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副校长挂帅,制定周密的策略,教学工作可以让路,学生停课让打扫卫生,可以大把地扔钱,要填写很多的文字材料,摆上高端水果给领导吃,很多的精力与经费花在“迎查”上,“培训”学生,好让学生帮着圆谎,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可以作假。
教师们一面需要学生讲真话,做正直的人,一面教学生说谎。老师和学生都要有多重人格!如此培养的学生除去利己主义,还可能人格分裂。
前几年学校参加规范化检查,由于被评上“省规范化学校”,可以提升学费,还可以提升中高级职称职员的比率,为了这个倾向的政策性,很多学校趋之若鹜。为了这个检查,学校调用一批职员来造文字材料,筹备各项内容,买了很多的平常根本不需要的器材,建设了平常不需要的“功能教室”,如劳技教室、舞蹈室、美术器材室、地理教室等。
仅档案就造了七百盒,用了数百斤纸张,不知累瘫了多少次打印机,为了这此检查,据了解花了数百万元。但省里的检查团根本没来,不知哪些原因也通过了。
教师们的重压还是有些,由于高考考试,还有平常的各种考试。假如什么老师的成绩差了,都会被级部主任批评的,甚至被校长点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比较生疏的,只须上课不打闹就好了。
班有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是遭到爸爸妈妈的重压来上学的,对学习没任何兴趣,混天熬日头比好好学习的更难受,他们在后边睡觉还差些,怕的说话、打闹,影响班级,任课教师管不了,就要交给班主任处置。弄不好,就要打电话找父母,“孩子哭,抱给娘”。
让学生安安分分的读他们的书,做他们的题,不必心灵的交流,师生的关系已经异化为牧羊人与羊群的关系。学生桌上永远有做不完的题,有各类辅导资料,还要印很多的“卷子”,“卷子”就是把找到的题目挖天窗剪下来,贴到纸上印制而成。每科天天都发几张如此的试题,学生桌上摞的老高,再加上各种教程与教辅书,几乎可以把学生的头埋起来。
他们的发型,服装更都有严格的限制,可能被强制理发。那些敢于说摇头说“不”的学生,会遭到老师的白眼、指责,甚至体罚。只有好的考试成绩才是通行证,只有清华北大生让能让学校光耀门楣。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是最完美的结合;还有人说,西方国家也来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的经验。这真的是痴人说梦!中国的中学教育几乎泯灭人的创造力和独立考虑的精神。高考考试仍然是指挥棒,俨然是个统帅。除去升学率是真的,其余的都可以是假的。
很多学校制造了不少噱头,譬如“親情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挫折教育”,这类都是为了宣传之用,你可千万不要相信;还有哪些“选课走班”“导师制”等“改革”,都是做给其他人看的;除去学生成绩,别的没人关注。
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升学服务的,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前途。学校里的摆设不少,譬如说图书馆、阅览室,据了解有藏书十万册,但不向学生开放,再说学生也没时间看课外书。
几乎教学的每个题目,每一项管理都是为了升学而设,偏离了升学的东西会大逆不道。偶尔搞点活动,譬如字画比赛、歌咏比赛等,不过是为了粉饰,只不过安排少数“精英”学生,大部分学生没参与的机会,只能充当“看客”,这类活动的程序和内容都是校方规定好的,学生更像些牵线木偶,没任何自由发挥的空间。校长给学生讲话,其内容都是高调,没共鸣,也没共识,也没对话。
还有无所不在的歧视,教师的课堂提问或辅导瞄准的两类学生,一类是“尖子生”,可能能考上名校的学生,由于他们是学校和教师的脸面;另一类的“边缘生”,即加把劲可以统考上线,或升入一般院校的学生。“渣子生”最受人漠视,他们上课可以睡觉,只须不捣乱就好了,几乎是可有可无的,除非是教师的子女,父母有势力的,或给老师送过礼的请过客的。排桌、选班干、入党、三好学生,都得看人下菜。
公道说,目前的教师待遇也不算低(发达区域和其它区域差距巨大),主要特权是假期节假日多,工作时间一年也就二百多天。教师的劳动几乎没任何创造性,完全是一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不敢革新,也无需革新,每年都是把那些“常识”翻来翻去,每天给学生出题,看作业,批卷子而已。
有的教师借助一些空闲时间办个假期班、辅导班,去赚一些外快,但主要限于英语、数学、理化等几门。中国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喜欢学习,不懂教育,而且中国人重实用、重功利的品性,充当了应试教育的“推手”。
高考考试政策改来改去,教改只不过那些行政部门与“砖家”们闭门造车的产物,是一种瞎指挥,没实质内容的改变,也没教学模式的变革。这类“教改”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没任何参与的机会,只能被动的服从,那些改革政策落实到学校仍是换汤不换药,而且“上有政策,上有对策”。
高考考试试题的模式几乎延伸到小学,甚至是婴幼儿园,我就见过婴幼儿园小朋友做的考试试题也是这个程式。一种模式,千篇一律,能培养什么的人才!中国的高考考试,就是凭一纸试题来决定学生的一生的基础。一纸试题,你怎么样考查出一个人的智商、潜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呢?
还有中国的高等教育,腐败无耻,学术能力低下,被网友们称之为“养猪场”。我所知道的很多大学生,只不过混一张文凭而已,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大学收费高昂,让一些贫困家庭很难抵挡,说到家大学是收费的机器而已!
几十年来中国没一个教育家。有个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他到处宣扬,一年天下地下跑十万里,到处演讲,他当着校长、两个班的语文课、两个班的班主任,而且他班级井井有条,语文成绩非凡,由于他实行了“学生自我管理”。魏书生如此的神通,你相信吗?我相信肯定是扯谎。
目前山东有个杜郎口中学,一所农村初中,他们分组教学,去他们学校取经的人踏破了门槛,收了不少“参观费”,遭到教育部与某些专家的褒扬,如此的经验你相信吗?
我是不相信的,他们只不过精于制造噱头而已,事实上是一些骗子。素质教育,喊的山响,连篇累牍的文章,完全是作秀,天下乌鸦一般黑,神州大地没一处真的的素质教育。
教育到底在培养哪种人,没智商启迪,没非智商原因培养,没独立人格,没创造能力,没社会责任感,不只身体虚弱,而且心理紧急不健康,身心俱残,陶行知先生最厌恶的“死念书,读死书”在这里变成了现实。目前的高考考试规范,只不过一个另外形式的科举,如此培养的“接班人”以后凭什么做民族的脊梁?
教育病了,并非肌肤之疾,而是从内脏和大脑坏了。而教育规范只是社会规范的组成或延伸,学校更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的,学校只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附属品,在办学上毫无独立性,从某个角度上看学校和老师并没错。
泯灭人的创造性,愚昧青少年,教育在摧毁民族的明天,是一种自残行为。教育、学校、教师、学生,你们一到底错到哪儿?这样不堪的教育怎么样支撑起中国的现代化大厦!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