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高考考试考试试题的各种剖析相继出炉,其中被讨论得最为热烈的莫过于各地的高考考试作文题。一些网友模拟试题,写出种种山寨版的“零分作文”、“满分作文”,这类作文纷纷假借高考考试考生之口,或者对最近的时事热门进行批判,或者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调侃……连日来这类作文在各大平台内被网友广泛关注和转载。
考试试题串烧篇
歌名串烧在n年前过去是大伙颇为热衷的一个游戏。现在,有人把今年各省市的高考考试作文题目也用此法写了一篇文章,让不少网友不能不赞叹原创者“太有才了”。
“湖南人即使你《踮起脚尖》,那也牛不过北京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即使把《诚实善良》的全体海南人、宁夏人组成合唱团,那也抒情不过浙江人《绿叶对根的情意》!天津人你不说狗不理包子而另辟蹊径《我说90后》,那你还不如像湖北人干脆《站在21世纪的门口》,或者像江西人去聊聊《兽首拍卖》来得实质!“也算得上懂些《品味时髦》的江苏人,到底没‘时髦之都’的上海人精,他们回头去侃什么《郑板桥》,你说是否难得糊涂!四川人你最《熟知》的,除去自己,那肯定是重庆人了吧?那就去品品重庆人的《我与故事》吧!看看还是否像以前那样熟知。广东人真搞笑,都高考考试了,还在谈《对知识的历程与认识》,你看,这不被《生活给我智慧》的安徽人笑掉了大牙吗!面对这类莫明其妙、为难人的文字把戏,只有福建人看上去不屑一顾,哼:《这也是一种……》“哈,一种什么呢?福建人说:请山东人日后去《见证》吧!见证辽宁《明星代言》的真假。”
时事嘲讽篇
另一篇在互联网上最受热捧的山寨版高考考试作文非《弯道超越》莫属。网友被吸引大多是因其标题上的标签———“高考考试零分作文”。文章中,作者对环境污染、大学生就业问题、杭州70码飙车事件等热门问题都做出了辛辣和幽默的嘲讽。
“我记得交规书上说过,弯道是禁止超车的,应该左右察看,减速通过,不然比较容易出事故。不了解命题老师是否会开车,不过他既然说弯道可以超车,那肯定有他的道理,作为考生,我不敢也不可以有任何疑问,由于疑问非常可能致使我考不上大学……弯道超车,顾名思义,第一得有辆车,最好是赛车,而且车技非常不错,才能在弯道上演超车的好戏。我心想,杭州那个飙车70码、将人撞起五米高的小子今年如果参加安徽的高考考试,作文一定能得满分。由于书上说过,实践才能出真知……”
一句话歪评篇
不过,更不是每人都有功夫码个七八百字的山寨版高考考试作文,寻求简单的网友就对各地的高考考试作文题目来了个一句话点评。
■
湖南卷《踮起脚尖》网友“翻墙123”:
你以为你是潘长江啊!■
安徽卷《生活给我智慧》网友“71wd”:
生活真好玩,由于生活老玩我。
■
湖北卷《站在_____门口》网友“30716”:
站在领导门口,兜里揣包黄鹤楼,领导说有事不需要愁,送礼物就送黄鹤楼。
■
宁夏卷《诚实善良》匿名网友:
面对atm机乱吐钱咱们必须要诚实,不然假如atm机性能不善良的话,咱们就倒霉了。
■
上海卷《论板桥体》网友“bcc8188”:
这次板桥兄一定要亲自阅试题,什么不需要他的体,他就会把他给毙了。呵呵。
■
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网友“60”:
记得我那年是“一花一叶一世界”。
记者调查
网友:有时“恶搞”也是一种另类解构
经过多方努力,记者联系到《弯道超越》“作文”的原创者,现供职于合肥某媒体的小张。小张称,由于金融危机是什么原因,中部几个省份包含安徽都提出了“弯道超越”的口号,刚看到题目,感觉政策性太强,“所以就产生了恶搞一把的念头。”小张说,当时也没构思,就是想进行一下“另类解构”,娱乐一下网民,顺带讽刺一些社会上的不好的现象,没恶意。没想到,这篇作文经过重重转载之后,竟演变成“合肥一学生高考考试牛文”,并在知名平台引发上万名网友的热烈讨论。
也有不少网友在跟帖中表示,这类山寨版本虽然笔触幽默、思想深刻,但并不可以作为高考考试作文的范文。由于,如此的文章,不符合高考考试作文的形式,有的尽管文笔很好,但主题过于发散,有的甚至格调不高,难入高考考试阅卷老师的法眼。综观网友评论,支持派网友均觉得作文贵在真实,应该“我手写我心”,假如同时能折射社会近况,有我们的独立考虑和见解,就是好作文;批评派的网友则觉得,立意与格调这类原因更要紧。
专家:折射公众对高考考试命题的审视
对于网友热衷做作文题的现象,复旦大学社会系教授胡守钧觉得,拿高考考试题调侃,从一个侧面说明社会正拿一种平时心来对待高考考试,淡化高考考试本身,这并非件坏事。“不少人可能工作不少年,可能作文水平反而没以前高了。出于好奇心,拿高考考试题测试下自己无伤大雅。重温高考考试题,也可以当作紧张工作之余的调剂。”但同时,胡守钧也提醒热衷拿高考考试题当娱乐的网友不要恶搞。“毕竟,高考考试对学生来讲,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安徽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徽文学艺术院常务副院长许辉则表示,“恶搞高考考试作文也从侧面折射出,大家的高考考试的确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