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每个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因为一些父母在教育办法上的欠缺或不当,使得我们的教育不只效果不好反而产生了负面效应,引起了孩子的反感,这种事情是可悲的。为了让大家的父母不再"好心没好结果",大家还是先来看看孩子们最讨厌爸爸妈妈的什么做法吧。
1.孩子们常见反感的做法——唠叨
说到对爸爸妈妈的反感和不满,几乎所有孩子都选择了唠叨。他们说:"不少话讲一遍已经足够,但他们一直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虽然大家也了解他们唠叨是为了督促自己,但说的次数多了,心里就感觉烦。"
我的一个学生说:"我妈简直就是一怨妇,整天埋怨、指责、唠叨,仿佛就没一件让她顺心的事情,本来好好的心情,天天都被她的唠叨破坏了,目前我一听到她唠叨就有发疯的感觉,我真的受不了,我快要崩溃了。"这个学生刚刚说完,另一个学生接过话茬说:"爸爸妈妈说多了,自己会产生逆反情绪。每次只须一听到母亲的唠叨,我就把我们的门锁住,再在耳朵里塞上小纸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数落我们的父母,就仿佛在开控诉大会一样。这样来看,唠叨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杀手。
孩子们是这样反感唠叨,而爸爸妈妈却喜总是欢唠叨,可以说矛盾突出。那样,为何大部分爸爸妈妈都爱唠叨,而孩子又这么反感唠叨呢?
爸爸妈妈总是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总期望孩子每件事顺我们的心愿,若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爸爸妈妈唠叨一般一直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报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当然不喜欢听,甚至会感到厌烦。
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后,大家做父母的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控制我们的情绪,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掌握尊重孩子,对孩子进行适合的提醒,不要大事小事都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要以孩子可以同意的谈话指导孩子,如此的教育才易于被孩子同意,才是有成效的教育。
2.脾气暴躁,不问是非,逮住就骂——排位第二的反感
这样的情况虽然不是常见现象,却排在了第二位,足见孩子们对爸爸妈妈暴力态度的反感。
我的一个学生说:"真不了解我父亲的脾气为何那样差,稍不顺心就会发作。我在家,只须他看不顺眼,不问是非黑白逮住就大吵大骂,根本就不许我讲解、申辩。我实在反感父亲的做法。"另一个学生说:"我爸爸妈妈的脾气都不好,他们自己常常吵架。对我也一样,常常为一些小事骂我,让我非常伤自尊。"还有一个学生说:"我邻居某某的爸爸妈妈,常常为小事情对孩子大喊大叫,还体罚孩子,我感觉这个父母修养太差,不配做父母。"
看,孩子是这样不喜欢脾气暴躁、办法简单的父母。所以,为了获得好的教育成效,也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父母应当加大自我修养,尽可能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为一丁点小事大动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为发火的对象。当孩子需要提醒、需要教育的时候,父母也要以孩子可以同意的方法进行。千万不要简单暴力,不然成效会事与愿违。
3.动不动就埋怨、指责,爱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较——排位第三的反感
这好像是大多数父母所共有些问题。
因为他们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因而对孩子过于苛刻。当孩子的表现与我们的需要有差距时,就埋怨、指责孩子。
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总期望我们的孩子是全班或者全年级甚至全校、全世界最棒的。他们对于孩子的表现,这也不合心,那也不认可;而且老拿其他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做比较,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勉励孩子,但他们恰恰忘了如此做不只引起孩子的反感,达不到勉励的目的,反而会紧急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孩子成长带来紧急的心理阴影。由于你总是说他这也不如人,那也比人差,孩子听惯了负面的评价,他哪儿还有自信心,哪儿还有成功的欲望?
有一位学生对我讲:"我妈老说我不好,动不动就拿我跟其他同学比,人家某某考90多分,你如何就考80分?人家某某每一个学期都是前3名,你连第5名也没得。她一直如此说,仿佛我一个优点都没。后来我对她说,我这不好那不好,你给某某当妈去吧!"
所以,要给孩子自信、给孩子追求成功的欲望,父母就需要克服埋怨、指责和拿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缺点比较的不好的习惯,对孩子多一些正面的指导和评价。如此才能有益于孩子自信心的打造,才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采取命令式,不通情达理,过分限制自由——排位第四的反感
如此的父母虽然更不是多数,但还排在了第四位,这样来看孩子渴望理解、追求平等、追求个性的愿望之强烈。
听我的一个学生讲,她的爸爸妈妈对她的管理特别严格、特别细,而且多数是不适当的、限制性的,如不许出去玩、不许看电视、不许玩电脑、不让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不让剪自己喜欢的发型、不让和男同学交往……这也不让、那也不让,让她感到非常反感、非常压抑。
还有一个学生讲:我们的母亲天天早晨都要逼自己喝牛奶,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心过了头,他们简直把自己当3岁的孩子对待,这让自己非常不高兴。一次他和几个同学约好了要去社区做义工,但母亲就是不让,说那样会干扰学习,还说家也有很多事情,他如果想当义工就在家干活,这让他很生气,就和母亲大吵了一顿。
所以,对待孩子不要太严厉、太细、管理太多,也不要简单暴力,要充分尊重孩子,少采取命令式,多一些协商,让孩子在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如此才有益于孩子完善人格的打造。
5.除去学习别的都不关心,滥报各种辅导班——排位第五的反感
这好像是所有父母的共性。他们只盯着孩子的作业本和成绩单,他们只须求孩子成绩好,此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忽视,都可以不要。而且为了孩子可以出众、拔尖、才艺双全,他们还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兴趣班、专长班,也不管孩子到底爱不爱、有没专长、是否感兴趣。
我的一个学生说:"我爸爸妈妈仿佛只喜欢和我聊有关学习的话题,对于学校生活、我一个人的兴趣喜好他们都不有兴趣。"另一个学生也有同感,他说:"有一次我和父亲聊足球,可是没说几句,父亲话锋一转就开始教育我,怎么说‘你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找不到工作,可能连一张足球比赛的门票也买不起'!搞得我特不舒服,像如此如何和他交流呀!"还有一个学生则说:"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我报了很多的兴趣班,什么音乐、美术、英语等,结果全部都没坚持下来。目前每到假期,他们又会给我请家教,让我补习,我感觉自己成绩虽然不算拔尖但也还可以,可是爸爸妈妈就是不认可。有时我都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在学习……"
看,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此,我要提醒父母注意,这种急于求成的做*让孩子产生反感,如此的教育办法是注定要失败的。
6.脏话连篇、爱瞎吹,穿着不能体——排位第六的反感
这类的父母虽然只不过少数,但也是孩子所反感的。
记得一次开父母会,一个女学生的母亲邋里邋遢就来了。和其他打扮得体的爸爸妈妈相比,他的孩子感觉自尊心遭到了很大的伤害,回家后就和母亲大发脾气,并且需要母亲将来再也不要到学校去找自己。还有一次我到一个学生家进行家访,当着孩子的面,他的父亲口若悬河,云山雾海地说了很多,而且时不时携带脏字,搞得孩子非常尴尬。第二天,这个学生来找我,为他父亲的瞎吹和不文明表示道歉。
我从教20多年,期间接触了许很多多的父母,大部分父母都比较文雅、谦虚、得体,但也有少数父母,真的有失体统。有些不拘小节不说,一开口就带脏字,而且脏话连篇,他一个人倒不感觉,但听他说话的人却感觉别扭。也有一部分父母,特别爱瞎吹,和哪个说话都云里雾里的,根本叫人摸不着头脑。还有少数父母,不注意我们的仪表,穿戴太不讲究、太过随意、邋里邋遢。孩子摊上如此的父母,自然会感觉丢脸。因此这就值得大家所有些父母注意。
以上种种是孩子们最讨厌父母的几种做法。此外,当然还有很多,譬如不相信孩子、不可以正确评价孩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或者放纵自流等。大家要想使我们的教育成效愈加显着,就得改进大家的教育办法,以孩子们乐意同意的方法去进行家庭教育。千万不要用孩子们反感的办法去对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