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当班主任老师将儿子写给班里女同学小灿的纸条递给张女性时,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张女性展开纸条一看,可不就是儿子的字:“小灿:我xihuan你!”下面有儿子的名字。“这么小就要谈恋爱?也太早点了吧?”
笔者觉得,对于壮壮的行为,大可一笑置之。把“小孩子早恋”的帽子扣在孩子头上是不正确的。6岁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没发育成熟,还不可以称之为“小孩子早恋”,他们只不过单纯的喜欢。低年级小学生都有好奇的心理,这完全是出于朦胧的好奇,也并不是全都是“小孩子早恋”。
然而父母、老师发现所谓的小孩子早恋之后,大部分父母会采取大吼大叫等暴力的方法对待孩子,多数老师也会选择当众批评以警示其他学生,然而这类暴力的方法必然会给孩子导致很大的心理重压。孩子单纯地觉得,和喜欢的同学在一块,就要像父母一样友爱,而没成人间复杂的情感。而写“情书”,只不过他传递情感的一种办法。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但并没拓展分年龄阶段的性爱文化,由浅入深地向学生传授性常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性爱文化几乎是一个空白,学生对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大人为何要恋爱和结婚等一无所知,只能转而去向影视作品、互联网和成人读物探寻答案,并刻意模仿。
笔者觉得想要“破解”孩子的小孩子早恋行为,不可以一味的念“紧箍咒”。第一学校要学校要先入为主,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向儿童揭开异性的面纱,消除他们对异性的好奇感。要引导学生正确接触影视互联网书本,不要接触一些对自己身心不健康的东西,教育学生广泛阅读有益书本和收看健康的影视节目,并形成习惯。学生有了广阔的常识视线,就会逐步培养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同时,父母要多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不要让孩子过多的接触大人的活动,多给他们解说一些男女孩正常交往的道理,父母多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言行举止既要文明优雅,又要充满亲情和严肃,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进步的话题。
只有父母和老师一同正确看待孩子的“小孩子早恋”才是破解小孩子早恋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