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一类学校既没公布对口范围,也不是民办摇号范畴,那就是万众瞩目的三公学校。
去年的这两天,上外附中开始派发面单,上实和浦外也开始公布网筛结果。可今年,不要说面议了,连招生简章都没公布。那样,三公学校在今年的双重特殊状况下,是不是还能延续以往特殊的招生方法?
以下是浦外就招生有关问题给父母的统一回复:
对学校的回复,记者老师理解为:三公学校应该还是不同于其它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独立存在。招生方法或许会有变化,但应该不会使用对口入学和摇号的方法。
另外,记者老师最近也听到一些所谓的内部消息,这里与大伙推荐一二。(消息来源不明,仅供参考)
说到这里,往年的升学季大家总能听到一些父母让人骗的消息。小五班,冬令营等等,有人公然贩卖入学名额,有人让人骗却投诉无门。这里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必须要仔细甄别升学讯息,多看多想多问。
话又说回来,所有孩子都合适三公学校吗?
大家先来讲浦外和上外附中。这两所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可向全国重点大学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全国仅17所。单从保送学生数目来讲,绝对赶超四校。但保送方向多为语言类专业。另外,上外附中虽然作为体制内学校,却在出国留学方面表现耀眼,被不少人称为上海的“申藤霸主”。
另外,初升高升学方面,浦外和上外附中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可以直升高中部,另一部分则要参加中考。所以中考重压相对较小。但那些不可以直升高中部的学生在中考中相对竞争优势不足。
综上,假如孩子成绩出色,又有语言天分和兴趣,或以后有出国计划,这两所学校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再说上实,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上实以特殊的学制和超低的录取率被叫做“神童学校”。因为比同龄人在学业上超前,那样也意味将承受更大的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