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自主选拔录取在当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热闹程度却一年胜过一年。这里,大家请来了三位2010年参加并顺利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们,请他们谈谈自己是如何抓住机会被高校录取,与他们的筹备工作、笔试、面试经验。除此,为了让考生对各高校笔试、面考试试题有个更详细深入的认知,大家摘选了一些高校的部分考试试题,以飨2011年的考生。
a。筹备
代萌:我觉得筹备工作中的初审是尤为重要的,必须要展示并熟知自我闪光点。这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一般有自荐和校荐两种渠道。非常荣幸,当时我拿到了宝贵的学校推荐名额,但这并不保证初审就肯定可以通过。无论自荐还是校荐,自荐信一直必不可少。它并无需华丽的语言,但必须要展示出你的闪光点,譬如你的专长、荣誉与有意义的历程。
不过,除去展示你还要熟知我们的专长及有关常识。听上一届的师兄师姐说,有的同学在筹备我们的材料时,由老师和爸爸妈妈代劳,以至于在回答与自己材料有关的问题时都有困难。而还有一些则是对我们的专长不够知道,钻研不深。另外,整洁的纸面、整齐的排版、好看的字迹也是成功的重点。当然,高中阶段大型考试的成绩和名次是非常重要的,想来这一点不必赘述。
陈轶骏:进入高中三年级之后,学弟学妹们要面临高考考试带来的种种考验和机会,自主选拔录取则是其中之一。它不再以高考考试成绩论英雄,为更多某些方面具备专长特点或潜能的同学提供了一次上好学校的机会。所以,参加自主选拔录取,就要抛弃之前成绩决定所有的种种看法,大胆地展示源于己独特的一面。在筹备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选校的问题上,我的经验是必须要跳一跳、掂一掂。
我参加的是清华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参加哪所学校组织的考试是一个权衡取舍。当时,我感觉凭自己实力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应该没问题,不如给自己一个更高的目的,踮起脚尖向上够,可能能拿到更好的果实。
记得期中考试刚过便有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来学校发申请表。学校有规定,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学校推荐的机会,就是说你成绩再好,假如拿了清华的推荐,学校就不会再给你复旦大学或者上海交通大学的推荐,除非你一个人参加这类高校组织的笔试。
回想起来,假如当时我选择了复旦大学的推荐,目前我非常可能置身复旦校园了,不禁感慨一个几秒钟的选择可以改变一生的轨迹。
李小强:我了解地记得那是2010年1月2号,由于元旦佳节,放了三天,但三天假期,却没能怡然惬度,反是在外奔波,忙于自主选拔录取考试。
大概在一两个月前,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会陆陆续续地从老师处知道,有什么大学开始发放自主选拔录取的表格。各校需要不1、形式不1、时间不一。大致有两种,一是学生自主报名,与学校无关;另一种是学校下放名额和表格,索表而报。获得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学生在高考考试录取时会享遭到高校不一样的打折政策,有些高校是加分10~30分录取,有些是只须上一本批次线就录取等。考试种类也不同,有些是笔试和面试两者不可缺其一,有些只有笔试或面试。
我那时拿的是上国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的表格,只有笔试,没面试。我当时想的是,即便失败了,还有高考考试的机会,因此也没什么太大的重压。考试前前一天到达考试知识点——上外虹口校区,附近宾馆已被定完,被迫住在较远处,大伙还是要提前订好房间,还是要有备而战,事半功倍。
b。笔试
代萌:对于浙大自主选拔录取的笔试,其实不必恐惧,由于它无异于大家平常的考试。自主选拔录取考试的环境非常宽,天文地理都可能考到,这种考试不像高考考试有考试大纲,自主选拔录取的笔试是没范围的,考查的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专长与其他有关能力。一句话,笔试范围广泛,重在积累。
浙大自主选拔录取的理科笔试科目为数学、英语、物理。数学为六道大题,英语为完型和阅读,物理为填空和计算题。总之,浙大的笔试较为人性化,困难程度也比较适中,但应该注意时间,每科好像只有一个小时。只须在高中的学习中打好基础,相信能顺利过关。
李小强:关于笔试,之前我没刻意做有关筹备。因为当时也参加了复旦的千分考,精力分散。考后思过,发现依据考试试题,语文方面驳杂多元,英文方面需要微高,以六级为主。
上午考语文。进入教室,监考老师两个,教室较小,一人一座,约二十来人。题型分为选择和作文两大多数。题型虽少,但考试试题内容包罗万象:文学知识、诗文理解、字词意发音等皆在其中。先是一些字形、字音的辨析选择,接着步入文学知识部分,譬如考鲁迅、路遥、余华等人的作品,考文心雕龙,非热点诗词的解释解析,随后是现代文阅读。与平时所做题型不一样的是一篇文章通读之后,四五个问题,回答形式为选择。作文千字左右,比高考考试字数需要略有多。考完将来,总体来看,和平常的上海语文卷略有不同,范围更为广博,我感觉平常的积累比临时备考更有效,由于广袤的要点不是几天或几个星期就能一一学会的。我也是倚着自己平时偷闲读了几页“闲书”应对。假如要说筹备,那只能翻看一些语文入门知识一类的书,或能恶补一番。
下午英文考试,实在是让我焦头烂额。困难程度和题型感觉与六级差不多,比高考考试要稍难一些。英语的比较有针对性,考试前筹备筹备应该会事半功倍。其阅读文章基本上选自《华盛顿邮报》《年代》等外文刊物。因为我考试前未做筹备,考完英语心头实在是甚为惶恐,后来我获悉,一些同学在考试前一两个月就开始背四六级单词,做听力阅读,更有甚者,做的是托福雅思的题库,在参加考试时感觉就轻松不少。
笔试下来,给我感觉最深的就是,自主选拔录取笔试的范围宽泛,虽然大致不会超出高中阶段所学的各门课程,但考试方法比较灵活。和高考考试考试试题相比,包罗万象,困难程度更大,扎实的学习功底和灵活的解题思路才是王道。
★笔试一试题链接
文史:古典气质
纵览2010年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笔试一试题,在文史方面,更侧重于中国古时候文学、历史有关常识,而且出题角度广泛,甚至有点“怪”到叫人摸不着头脑。
北京大学:一首时尚的互联网歌曲,用的是青春组合she的《中国话》的曲调,歌词则经过了重新改编:历史长河向前淌/岸上睡着一只羊/河里漂着一条狼/狼要拿羊当口粮/羊要认狼当爹娘/羊要救狼,狼要吃羊/不知是那羊救狼/还是狼吃羊。
题目需要:
1.请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并用至少四个造一个单句。
2.请找出所有动词,并用其中笔画最少的两个写一句合适大学校园的标语。
四川大学:半小时写两首七律,一首是依据川大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选一个字作为韵脚,写一首七律《成都行》;另一首是写一首七律面试技巧。
英文:中英互译
中英互译的考试试题近几年都有出现,考查的不止是对英文单词的词语量,更多地是如何熟练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平常必须要积累很多的词语,甚至是4、六级也要有所涉及,还要巧妙灵活运用。另外,多阅读一些英语报纸或杂志都有好处。
北京大学:
1.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2.能源危机对全球经济有消极用途,致使经济衰退。
综合:一个事件引发的无数种考试试题
要想突围这种多种学科“有机交叉”的综合考试试题,在平常学习中还要融会贯通,灵活多变。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校联考:
2007年夏初太湖发生紧急的水华事件,致使无锡供水危机,引起世人关注。据此引出数学、物理、化学三门科目的5道计算题。
数学题:依据给出的太湖水位、水面面积、平均水深等数据,在假定太湖水体是一个规则的球缺的首要条件下,计算湖水最深处是多少米、总蓄水量多少。
化学题: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需要写出元素在水体中可能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c。面试
代萌:这是校方最重视的一个方面,因此也是最需要花时间筹备的。之前我也跟参加过自主选拔录取的师兄师姐交流过,也在网上查阅过有关信息,大致了解院校进行面试时间一般不会太长,短则10分钟,长则半小时。每位老师手里都有参加面试学生的材料,一般开始会依据考生所提供的材料内容展开提问。这时绝对不要紧张,从容应付,当然之前就应该对我们的申报材料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之后,老师就开始对学生的一些兴趣、获奖状况等进行提问;最后,老师还或许会考查学生对申报院校的认知程度,之前可以事先大致上网认识一下自己所报的院校状况。
我当时参加浙大的面试,大约7至10人一组。值得关注的是,浙大对本科生的培养目的是具备国际视线的革新型人才。因此,宽广的视线和革新精神则是你应该重点培养的素质。回忆自己筹备面试的过程,到今天还记忆犹新。第一,我筹备了中英文的自我介绍,也在其中着重展示了我们的闪光点。记得当时自己对学习围棋的历程及其对性格的影响叙述便引起了教授的兴趣。随后,教授会抛出一个话题,每一个人进行3分钟的看法讲解。这便是展示你视线宽度和革新能力的机会,也正是厚积薄发的机会。当时大家组的问题是对循环经济的怎么看。假如你能跳出资源循环借助的束缚,提出新的见解,那必然会让教授刮目相看。在学习之余多看国内外新闻,阅读《环球》《南方周末》等杂志报刊,多看时事评论,必然会使你剖析问题的深度和角度独一无二。
总之,我对自主选拔录取的面试感想就是,在对某一个问题发表我们的怎么看时,必须要有我们的见解,跳出思维的束缚,平常多积累,包含课内外常识、社会生活、社会经验等等。
陈轶骏:因为我拿到学校推荐后是直接参加面试,所我并没刻意筹备。只了解面试的问题一定是“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真的面过了才感觉,真是题题都是意料之外,意在“独到”。要想在面试中崭露头角,要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常识面拓展等,平常的积累极其要紧。
面试当天,教授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出人预料。“红绿灯的设置有什么要点?”“你是选化学的吧,我来问你一道物理题。”……然而正是这种问题才显源于主选拔录取的意义,考的不是你的学业水平,而是你的思维和思想。对待一个不足为奇的问题能否透过表面看到本质,能否用一种批判性思维辩证地看待一个问题。
看得出,面试没所谓的规范答案。教授们所提的问题,多数留有非常大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显然不可能有哪些标准答案。在回答过程中也不要怕“糟了,仿佛回答错了”,如此会更紧张。答案的对与错并非面试考查的重点,主如果在一个问题上你有没自己独到的思维方法和见解,对社会的察看与考虑有多深,思维语言能力有多强等。所以,中规中矩的回答一般得不到高分,能表现源于己独立考虑、独到眼光的,总是会受教授们的喜爱。
最后还想提一句,高考考试才是王道。高考考试依旧是最公平、最见功夫的一场比试。自主选拔录取只不过给大家一次额外展示我们的机会,并不可以把它当成上大学的“捷径”,顺其自然就好。
时光荏苒,对于现在徜徉在求是园中的我而言,之前筹备清华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点点滴滴依旧历历在目。今天,我也期望我们的技巧可以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利器,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舞台上绽放光芒,在心中的象牙塔留下是我们的脚印。
★面试一试题链接
结合三位考生的经验,面试的题目与笔试比起来更是天马行空,没明确的答案,需要你的灵活独特理解、较强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个人看法。一位过来人就如此说了:“平常多考虑多积累,包含课内外常识、社会生活与阅历等。切忌不要专门刻意去筹备,平心静气地与老师交流。”因此,不要被千奇百怪的题目吓花了眼,大胆地说出你的见解吧!
时事热门
1.“哥本哈根”峰会与环保
北京大学:哥本哈根会议是否一场政治博弈?
清华大学:用一个成语形容你眼中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2.房价
厦门大学:对高居不下的房价如何看?
浙江大学:2010年房价是涨还是跌?
哲学深思
北京大学:人的生命是不是是自己?
中国人民大学:违法犯罪能否用“存在即合理”来讲解?
生活察看
中山大学:怎么样看待“偷菜”改为“摘菜”?
东南大学:谈谈家用小汽车飞速发展的优势和弊端。
换位考虑
北京大学:假如你是联合国秘书长,怎么办索马里海盗问题?
文学常识
中国人民大学:二十四史前四部和后四部是什么?
中山大学:谈谈对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理解。
经验只不过他们的,但也看出了很多共通之处:笔试包罗万象,融合了种种新意,而且常常是一题包括多科常识,看来,平常得多看重入门知识的积累;面试非常新颖,考官非常潮,那些读起来好像“一语双关”的考试试题考的不止是常识,还有创意,所以,逆向思维、多向思维都要派上用场啊!
而与整个选拔有关的择校、高考考试与自主选拔录取的关系,考生也得多多注意。自主选拔录取只不过增加多样人才上很大学的一个机会,而不可以也不会取代高考考试,因此,在自主选拔录取这期间,频繁参加每个学校组织的笔试、面试,总是会使考生身心俱疲,忽视了原来有规划的高中三年级总复习,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