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过后父母怎么样给孩子有效的心理帮助和适当的择校指导?考完后怎么样安排孩子的假期?
父母:
考试前考后不“变脸”
每年中考后半个月都是考生心理问题高发期。由于中考期间,考生们长期超负荷学习,大脑中枢打造起了高度紧张的思维模式。考试结束,高度紧张的思维模式没了对象可能极不适应。
考试后,父母必须要调整好我们的期望值,不要对比孩子的成绩甚至训斥孩子,不然容易致使孩子自卑心理,另外也会给孩子导致父母考试前考后完全“变脸”的心理落差,甚至或许会觉得,爸爸妈妈并不关心自己。对于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再多的唠叨都是徒劳,父母应该通过指导考生考试报名一个适合的志愿进行弥补,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帮孩子树立自信。对于情绪持续不稳的考生,应准时看心理大夫。
填志愿,切忌“包办”
填报志愿前,父母要尽所有努力,根据本市各中学以往招生分数线,列表剖析研究,尽可能防止出现“高分低报”或落榜的状况。父母要与孩子一块剖析他们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等,做必要的指导,而不是简单的“包办”,依据经济实力及家庭环境给孩子选择一所好高中,不必盲目高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出国需慎重,既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还要考虑到孩子的适应能力。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中考只不过生活的一段历程,而不是生活的终点,综合素质的协调进步和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的。
适度调节积极充电
也有父母怕孩子考后过度放松,立刻限制上网或急着报培训机构。考后应该给孩子适度放松调节一两个星期,多和同学朋友交流交流,可以参加旅游、聚会与体育运动。但切忌放松过度致使孩子沉迷互联网不可自拔。爸爸妈妈应与孩子讨论安排充电计划如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学习英语等实用技能。还可以乘假期适合让孩子学做家务或参加社会实践等,拓展常识面、提升动手能力,进一步知道社会的同时非常自然地平衡了考后心态,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