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考试报名人数为750万人,84万人没报名,也就是说84万高中生舍弃了高考考试。在调查中,一些弃考学生向记者表示:“舍弃了高考考试,但大家并没舍弃生活。”
“弃考”并不在高考考试前一瞬
今年高考考试期间,当黄敏的同学们在考场奋笔疾书时,她正在饭店里倒茶、点餐、洗盘子。黄敏每一个月可以赚700元到800元。
黄敏今年20岁,是广东德庆县新圩中学的学生。与很多弃考学生一样,黄敏并非在高考考试前才舍弃的,在高中二年级时她已经舍弃了。“我当时的成绩更不是非常差,只不过自己不想读,想出去打工。”
家人不放心她一个人外出,于是她就到了这家饭店,她还没想好下一步,只期望可以“半工半读去学点什么”。
新圩中学的左老师告诉记者,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弃考的现象就有所抬头,当时在他带的毕业班中有20多个学生弃考。左老师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思想其实要比他想象的成熟。
张洪的班上有不少舍弃高考考试的同学已开始找寻出路,有些学厨师,有些学修理,他则想去参加技术培训,成为一名互联网工程师。他说:“假如我考不上重点大学,那样在大城市就业简直比登天还难。”
“弃读”但非念书无用论者
惠东中学是惠东的重点中学,考了490分的学生李伟强上了二本线,但他已经决定不去上大学,所以没填报志愿,成了一个真的的“弃读”生。
考完试后,小李到了广州一个亲戚家的货库里帮忙搬货、搬箱子、装货,干了半个月。“我首次了解不念书是那样辛苦。”小李告诉记者,“但我不后悔。”
很大学进不了,差大学不想去,这是李伟强心中真实的想法。“假如你能考到600分以上,那样上大学这个本钱是合算的,但假如只能考到500分的话,没什么用处。”
“我并不觉得念书无用。”李伟强说,“舍弃高考考试,不等于舍弃生活。大学无非就是多学一点专业常识,目前互联网这么发达,我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学会到专业常识,但生活技能和社会经验上大学是学不到的。”
农村学生跃龙门机会趋少
德庆县的葛村是一个300多人的小村庄。村里的老人告诉大家,村里过去有两户人家的儿子被选入国子监念书。恢复高考考试后,有着教育传统的葛村走出了十几个大学生,但近几年上大学的却很难数得出来。
村里的烈大伯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开支平均得1万元,上完4年大学至少得4万元,这对一个贫穷家庭来讲,是个沉重的负担。而据德庆县统计局提供的数字,2008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6417元。
小烈在学校的时候是出了名的差生,“打架、不上课都有他的份,成绩倒数”。但,伴随德庆大力进步砂糖橘和贡橘,小烈看准商业机会成为砂糖橘和贡橘的批发商,到田间地头去收橘子再转卖出去,去年赚了七八万元。现在小烈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热火朝天干着我们的事业。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以前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当兵、高考考试达成“跃龙门”,但目前农村孩子“跃龙门”的机会愈加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