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儿童运动能力的发育过程是按从头到脚、从中枢到末端的顺序进行的,这是身体发育的规律。所谓从头到脚的顺序,就是指从头、颈、肩、胳膊、背、腰、腿到脚。从中枢到末端是指从挨近中心的上臂、胳膊肘、手掌到指尖。
4岁的强强正在画画,可是,他画的铁路是弯的,太阳也不圆。母亲一个劲儿地在旁边指点:铁路是直的,太阳是圆的,红色不要涂到外面唉呀,你如何这么笨啊?强强生气地把笔扔到桌上,不画了。
强强的心理剖析:
母亲太罗嗦了,简直受不了。我也想画直线,可就是画不好嘛!是的,强强已经努力地画了,但因为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全,手指不够灵活,理论上不可能达到母亲的需要。假如父母无视这一点,一味批评孩子画得不好,就会使他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给母亲想办法:
母亲需要停止对孩子的过分挑剔。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育过程是按从头到脚、从中枢到末端的顺序进行的,这是身体发育的规律。所谓从头到脚的顺序,就是指从头、颈、肩、胳膊、背、腰、腿到脚。从中枢到末端是指从挨近中心的上臂、胳膊肘、手掌到指尖。因此,在需要孩子灵巧地运用手指之前,需要先让他做好用胳膊、手腕和手掌的运动,切莫操之过急。遇见这样的情况,父母应付孩子的每一幅画作给予热情鼓励和适合引导,激起他创作的想像力。
日渐地,强强越画越好了。可是,这期间,他一直在画牵牛花,只须母亲让他画画,他就画牵牛花。母亲实在忍不住了:你就不可以随意画点别的什么吗?随意,如何随意呢?画什么才叫随意画呢?强强感觉母亲说起来仿佛非常轻松的样子,于是愈加为自己没想法而羞愧。时间长了,他感到有的讨厌画画了。
强强的心理剖析:
为什么孩子画画如何也跳不出旧框框呢?只须察看一下他的生活就会了解:单调,没变化,缺少快乐,就算再有画画的方法、愿望和热情,也难为无米之炊。而这个时候大人再来几句随意画点什么这种空泛的建议,只能让孩子愈加困惑。通常来讲,当孩子亲身历程了某些有趣的、令其开心的事后,会产生把它画出来的激情。想方设法地琢磨该画什么时,反而什么也画不出来。尤其是孩子遭到催促时,画画的情绪更是会消失殆尽。
给母亲想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指导绘画办法、方法是无效的。当务之急是改变孩子生活缺少变化、过于单调的情况,设法使其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启发孩子细心察看和体验。譬如不催孩子画画,而是与他一块回忆经过的事。比如:昨天晚上的灯会多有意思呀。于是,当时的愉快感受会重新掠过他心头,画画的欲望立刻就出现。当然,假如画题不是由妈妈提供建议,而是通过与孩子进行愉快地对话时产生的,成效就更好。
有时强烈感到心神不安的孩子也会反复画固定的画儿,以求内心的安宁。遇见这样的情况则需要父母认真察看,知道令孩子不安的真的缘由,采取手段,使其情绪安定下来。
这天,强强画了一所又黑又小的房屋,画好后,他忽然用一片红颜色把画涂得一塌糊涂的。母亲问他为何这么做,他却不愿说。
强强的心理剖析:
知道状况之后发现,婴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欺负强强,为了发泄胸中郁愤,强强就把那小朋友的家画得又黑又小。如此还不解气,强强潜意识当中还想把这房屋烧掉,于是又忽然发生了失火。画虽然毁了,强强心理上却很痛快,心中的郁闷都消散得不见踪影了。
给母亲想办法:
强强正是通过这种画法,自由地表达了我们的情绪。如此,他内心的消极情绪就得到了宣泄。所以不需要太心疼那幅画,倒是应该在孩子画画的背后找找问题,看到底是哪种原因引起了孩子的这种心理反应和情绪波动,并妥善地予以解决,以免影响孩子完善人格的打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