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
我家小儿上小学二年级,为扩大他的阅读面,我给他买了好些注音读物,有科普类的,也有一些经典儿童文学读物,可孩子仿佛不是非常有兴趣,只喜欢捧着一本漫画书看。我该如何做,才能让他对书本有兴趣呢?
想办法:
大家最好把孩子的学习计划设定在他“跳一跳就可以得着”的尺度,目的定得太低,既会致使自满情绪,他的所得也有限;但目的定得太高,比较容易让他产生挫折感,失去学习兴趣。
回到你提出的问题上来,你家小儿的识字量是不是足够呢?你给他买的注音读物,要么是科普类的,要么是经典文学作品,其内容都拥有肯定的复杂度。假如他的识字量远远不够,即使有拼音,他还是会屡屡在生词上“卡壳”,根本不可能领会到故事的惊险曲折、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于是,提不起兴趣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信?你去拿一本英文原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尝试一下,假如你得翻上二十回字典,才能看完一页的话,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你也会将它束之高阁。
所以,要想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是光掏点银子,给他买点书就能办到的,你得成为帮助他提升阅读能力的“支架”才行。
很多的研究表明,父母伴随孩子一块念书,是扩大他阅读量的不二法门,从目前开始,规划一下你的时间,天天晚上安排出一段睡前阅读时光,跟他一块念书。七八岁的男生正是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时候,像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卡罗尔的《爱丽丝奇境漫游记》、巴里的《彼得潘》与大家小时候百看不厌的《西游记》,既是经典名著,又是很精彩的冒险故事,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市面上也都有注音版销售。
你可以先朗读给他听,一边读的时候,一边用手指在一个个字上划过去,但不要在故事精彩的时候随便停下来,让他认生字——没比这更叫人扫兴的了。
你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读一两本书,只须故事足够有趣,孩子是喜欢一遍一遍听的,重复的次数多了,他自然就能认识那些生字了。如此,跟他阅读了一段时间后,你也可以需要他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借此察看他的阅读能力是不是有所提升。
只须你细心安排,天天半个小时的睡前阅读时光,足够扩展孩子的阅读量,并提高他的阅读品味,这对他语文和作文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更不要说,这段与母亲在灯下共读的时光,对孩子来讲,会是多么美好而温暖的童年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