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舍弃高考考试的学生抢滩“洋高考考试”

   日期:2024-10-19     来源:www.lrhost.com    浏览:636    
文章简介:教育资源流失还是全球化趋势使然?   6月初,84万人弃考的消息成为海量媒体热议的焦点。而这84万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主动舍弃高考考试选择出国留学而备受瞩目。
放弃高考的学生抢滩“洋高考”
  教育资源流失还是全球化趋势使然?

  6月初,84万人弃考的消息成为海量媒体热议的焦点。而这84万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主动舍弃高考考试选择出国留学而备受瞩目。

  高考考试成绩公布后,坊间对广州多年没出高考考试状元的讲解非常简单——“状元出国了”。大家也不时听闻重庆等地个别学校整班几十名学生同时出国上大学的消息。对此,业内人士了然,业外人士哗然。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赴国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两到三成,高中毕业参加“洋高考考试”赴国外上大学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一成多。

  事实背后,是大家对国内高考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模式的深思,与对“洋高考考试”可能带来人才外流的隐忧。 文/图本报记者李颖

  7月7日下午4时多,杨振业刚刚上完这天的出国前培训课,心情放松。一个月后,他将站在异国土地上开始下一段精彩的生活旅程。这期间,他正忙着做出国前的最后筹备,听老师讲讲出入境需要注意的地方,听学长讲讲美国大学生活。而他那颗充满好奇和探险精神的心,早已经飞向大洋彼岸。

  一个舍弃高考考试的执信学生

  小杨是执信中学高中三年级毕业生,也是84万舍弃高考考试的学生中的一员。和正在焦急等待国内大学录取公告书的同学不同,他早早就拿到了美国普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5所大学的录取公告书。选来选去,小杨最后决定选择伊利诺伊大学。目前,万事俱备,就等8月份去美国上学了。说起这个,一向淡定自信的小杨语气中还是难掩开心。

  3年前,他以中考物理第一的成绩进入执信中学就读。“这里高手如云。”成绩好的时候,小杨的单科成绩能排到年级前100名,不好的时候四五百名也试过。

  高中一年级时,小杨请了3个月假去了新西兰,得以看到海外完全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一时间好奇心大增,最后竟改变了他原本设定好的生活路线。小杨决定要出国。

  上补习班、考托福……轰轰烈烈的出国筹备工作在小杨高中二年级下半学期正式开始。小杨爸爸妈妈刚开始并不认可。“他们对海外留学程序不知道,还有对成本也比较担忧。”小杨最后还是得到了爸爸妈妈的支持。“每年两三万USD,过一两年,看看有没机会申请奖学金。”小杨非常自信地说。

  即便筹备出国,小杨此前也没完全舍弃高考考试,同时做了两手筹备,“复习内容也有交叉,只不过比较辛苦。”从今年三4月起,小杨陆续收到了5所海外大学的录取公告书,“尘埃落定”。“一模”之后,他决定舍弃高考考试。

  从那一刻起,他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更多的是对将来全新学习环境的憧憬。

  小杨班上有40多名同学,有一些在高中二年级时就已经出国,也有一些高考考试成绩不理想最初准备出国的,加上像小杨这样的情况的,大概有10名左右,约占全班的1/5。

  大多数来自重点中学

  “出国的这部分高中生,大多来自重点中学,大多舍弃了高考考试,有些是父母期望太高重压太大,有些成绩很好但未必能上清华北大,住校的多所以能自己照顾自己,以美国名校为主要目的。”广州留学服务中心出国部项目主管张国华有着相当精辟的描述。“确实比往年多一两成。”

  启德教育集团数据表明,以今年6月份为例,前来咨询的高中生咨询数据占20%,总体同比增长10%左右。英国、加拿大的预科及文凭课程项目、美国的els项目及社区大学等的咨询量增长较快,与同期比上涨10%。特别是新加坡、韩国、日本、法国都有较好的上升势头,增长量达10%,而已经确定出国的高中毕业生较往年同期约增长一成。

  李朱是启德教育集团总裁,有着十多年行业经验。这期间,他的心情大好。“2006年以来就有如此的趋势,但今年很突出。”

  尽管在此前关于“留学热”的报道中,金融危机都被视为不可忽略的主要原因,但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表示,这与金融危机关系并不密切。与其说金融危机是点燃“留学热”的一根火柴,倒不如说是在“不可遏止”的留学趋势下新加入的催化剂。

  “留学潮”从精英到草根

  “中国人有钱了,中国人重视教育。”对于高中生弃考选择出国留学,李朱给出的第一个理由简单直接。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汇丰调查发现,在受访的7个区域中,中国大陆的富户最看重子女教育。有82%的受访中国大陆富户计划送子女出国留学,在亚太区中比率最高。另外在将来的6个月中,中国大陆富户将把31%的计划投资投入到子女教育上,这一比率与印度并列第一。有欲望就有市场,顺理成章。

  李朱说,他有个朋友,两年前也将女儿送出国读大学。“孩子去了美国交流回来之后就不愿在国内念书了。美国本科奖学金少,一年家要拿出4万USD,4年本科下来,总花费要100多万元人民币。父母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需不需要拿出那样多钱,这笔钱大概算上将来的积蓄,如此做值不值得?”

  “出国念书的高中生,一般家境都很好。以美国高校为例,有名的大学一年花费约在4万~5万USD,普通的学校2万USD解决,还有社区大学,每年1.5万USD已经足够。”张国华说。

  李朱说,目前高中生留学正从精英走向草根家庭,张国华对此表示认可,“目前就能非常‘平民化’”。

  记者获悉,高中生出国留学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更常见,但西部城市也有不少。更有不少高中设立国际部,设立“国际班”,直接瞄准毕业出国,更是推波助澜。

  此前,重庆一所中学高中三年级“国际班”就出现了“空巢”现象。临近高考考试,该班29名学生全部获得美国大学的录取公告书,正忙着办理赴美签证。

  “高中留学生愈加多,侧面反映了国内大学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毕业生中,10%~15%能进重点大学,15%~30%能上一般本科,20%上大专。假如进不了重点本科,在一般大学事实上是费时。”李朱说。

  角逐:过去香港目前欧美

  前几年,香港高校纷纷向中国大陆高考考试状元伸出橄榄枝,并且满载而归,现在大家已经屡见不鲜。“到香港高校不少人是想作为跳板。香港还是在中国境内,和中国大陆联系紧密,目前有机会,还是有不少学生想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去看看。”

  国内高等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告诉本报记者,留学生年龄愈加小,一些高中生舍弃高考考试,根本关注点不在于年龄小不小,而在于美国sat等考试进入中国。“以前大家和香港角逐,目前是和欧美角逐。假如中国大陆不加快高考考试规范改革,还会有不少出色学生流到海外去。”

  事实上,国内留学市场历年来都角逐激烈,近两年更由于海外“洋高考考试”纷纷进入而愈发白热化。

  现在进入国内的国外“高考考试”愈加多。美国高考考试主要有act和sat两种考试,到英国读本科则可先读a-level。今年4月20日,素有“澳大利亚高考考试”之称的wace考试正式落户广州,成为继北京、成都等中国第四个享有该“特权”的城市。

  据统计,2008年考试报名美国高考考试的中国高中生超越1万人,考试报名英国高考考试的考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而今年因为金融危机影响,欧美高校因为经费困难纷纷主动出击,巡回招生,声势浩大。“不单是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尤其是新一届政府也鼓励如此做。奥巴马就是留学生的后代,他们给美国带来一个新总统。”张国华说。

  他们目的是做“世界公民”

  假如向前追溯,这股高中生留学潮,最早是由“顶层一批人”引领的。“他们期望孩子从小就在海外贵族学校念书,他们未来的圈子就是如此一批人,可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做世界公民。”

  “本科出去或者研究生出去念书,思维方法其实非常难融入西方主流社会。目前是全球化年代,不少父母做买卖,也期望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国际买卖规则,拓宽就业范围。”李朱说,“如此一批人了解全球化,以后会充当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洋高考考试”紧盯的对象,不止是国内教育体制下的“尖子生”,还有综合素质全方位的通才。

  也难怪有评论对此表示担心:“消耗很多公众资源培养的优质学生选择代理海外名校,必然致使国内大学生源水平降低。随着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因为顶尖学生的流失,国内高校的学术科研极大概受非常大影响。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大学的竞争优势会进一步削弱,反过来又致使对高中生吸引力不足。这样恶性循环,国内大学进步前景是堪忧的。”

  来华留学生也在增加

  “留学,其实是中国人在表达自己向外求进步求存活空间的意愿。即便孩子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可以更好地融入西方生活环境,孩子的根也在中国,而不会‘连根拔起’。”李朱对人才回流非常有信心,“中国的机会多,而人才一直趋向机会的。假如有一天中国实力超越美国,留学生就会回流。”

  对于人才这种宝贵的资源,“事实上全世界都在角逐,这种角逐是双向的、多方面的。”张国华说。仅2008年一年,全国出国留学人数就达17.98万人,创出历史新高;同时,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去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初次突破20万人,其中学历留学生的比重持续上升。

  “对高中生留学,不必进行价值判断,这不是坏事。留学生愈加多,其实也是高校角逐加剧的信号。只有开放才能促进变革。关起门来是不可能进步的。留学生是否会回国?有市场就有吸引力,人才会作源于己的选择,不需要操心。更多人出去,不是坏事,国外华人愈加多,对中国有哪些好处也就愈加大。”杨东平说。

  李朱还给小留学生建议。他说:“留学生的年龄会愈加小,这是大概的,但合适不合适在海外进步,最后还是要看个人。广东学生的父母非常实质,也非常理性,不会跟风,学会的信息不少。孩子在出国前要做多方面评估,包含心理和学习力等。”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