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中考历程,为后来者推荐
时间过得非常快,孩子2018的中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立刻要成为一个新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了。
回想2015年小升初的时候,从外地小学来读民办,也是很紧张的,好在有惊无险,如愿进了目的学校的实验班,这一步其实对2018年的中考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的孩子是一个主见性不强,非常受环境影响的男生。我的怎么看是:放到差的学校也不会拔尖,放到好的学校也不会落后。学习主动性不够,老师布置的作业会认真完成,但也仅限这样,指望他空闲时间能自己主动学习也不可以够。因此我期望是学校作业够多,自己再报一些课外培训机构,总之把他课外时间基本占满,不让他有太多空闲时间。
课外培训的问题是三年来一直非常困扰我的问题,从SR到XRS到市里的在职老师,一路下来感觉课外提高成效不大,却又不敢不报,一个是假如不上孩子闲着也不愿自己学习,另一个潜意识是花了钱买个大人心安,想着即使是事倍功半,也比没好吧。当然不是说教的不好,感觉孩子课外也不够用心,自然效果就大优惠扣。
孩子在班上的成绩和排名一直起伏不定,一脚天上一脚地下的,叫人心惊胆战。有时一些课程连考几次班上倒数,等你快绝望时,忽然又考好了一次,你还没有开心几天,又考差了。总之大人的心理素质要强,非常揪心。客观而论,孩子班上同学实力非常强,环境非常不错,孩子总体处于班上中等水平,如此在整个年级也能处置中上的水平,大约在100至200名之间吧,看发挥。
父母帮是我天天都会上一下的网站,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我就开始研究中考的状况,这方面这里给了我不少资料,非常感谢。
一两年下来,我对各高中的口碑,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排名等方面都很知道了。也依据对孩子的成绩评估,初步拟选了几个目的学校。今年孩子的中考实行了平行志愿,又增加了学科专长生的提前录取,中考后又有了普通高中扩招,这类都是和往年不一样的状况。
一模下来,孩子考得稍低于预期,正常误差范围吧,我预计若中考同等水平的话:则EJ可进,但难进最好层次的班;ZH有望进好班;再加上目前的学校高中保底。比不上学霸牛蛙,只能说可以同意吧。为此一模后我也跑了这几个目的学校的中招咨询会登记和知道状况,计划着中考名次出来后依据成绩迅速和目的学校联系,看能否约个好班。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所有由于学科专长生这个意料之外原因改变了,这个是我没想到的。本来我想让孩子报市里第一目的校的学科专长生考试的,但想着录取的概率基本为零,多少人参加考试选拔呀,每门才录几个人,如何能轮到孩子呢?即使是参加本校高中的专长生考试,录取的概率也应该低于10%吧。如此想着所以在老师征求是不是参加本校专长生考试时,就本着考着玩的心态,让孩子参加了。记得那天专长生考试出来,我问孩子如何,孩子说太难了来不及做完,说重在参与,我一笑,本来就不指望这个,好好中考才是正经。这里给后来者提个醒:专长生考试不是你报哪门就只考哪门,而是语数英都考,再加上你报的那门,取总成绩。
没想到第三天晚上,接到老师电话,说孩子被本校学科专长生录去了,承诺若签约:则中考达到统招线就能分到最好层次的班,大约等于降20分;若达到560分(全市统一的)就能被录取。但签约通知后则不可以反悔,中考后也没办法再填报其他学校志愿了。
这个让我非常为难,由于本校不算是我的第一目的校,但最好层次的班更不是那样容易进的。万一舍弃了,孩子中考又考砸了,那样必然会后悔;但签约了假如孩子中考考的好却没办法填报更好的学校也会后悔,如何选呢?
由于第二天上午就要签约,不然视为舍弃,当天晚上辗转难眠,反复想了一晚上,最后还是决定签约,主要还是担忧孩子成绩不稳定,维持底线思维,有一个中等稍好的结果提前放到你面前,不敢任性。孩子班上另一个同学(平时比我家孩子稍好一点的)考上的就果断舍弃了,佩服。
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孩子二模成绩稍好于一模,也没什么重压了。好像也没像一些父母说的刷题刷到非常晚,一般11点就睡了,第二天早上6点15起床,中午在学校午休补睡一会,勉强也能凑够8个小时的睡眠。我其实不期望孩子牺牲睡眠来刷题,感觉若睡不好会干扰学习成效。
中考的日子终于到了,孩子进考场了,我把车停在学校附近,百无聊奈地等着,语文作文题目一出,我有点揪心,又是穿越题,据了解去年的写信题让不少语文好的孩子吃了亏,没想到今年又类似。中午快结束时,我就在饭店处等着,想看看孩子考了之后的精神状况,不敢问他,怕万一考砸了影响下面的心情。不少爸爸妈妈都煮了营养餐送饭到饭店给孩子吃,我空着两只手有点羞愧。远远看着孩子走过来,和同学一块边走边聊,仿佛心情还好,看见我挥了一下手,算是打了个招呼就进饭店了。我好像感觉有点失落,但稍微放心了一些。
两天的中考结束,和孩子交谈总体感觉孩子发挥的还好,比较弱的语文好像也过得去。孩子也不想对答案估分,就随他去吧。
考完的周末安排了武夷山出游,想抢在大多数学生放假之前人数会少一些,周五请假一天到周日下午返回。武夷山风光秀丽很美,不过核心景区并不大,主如果九曲溪漂流。感觉住宿、吃饭都没想象的贵,可以同意,还专门看了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灯光成效比较震惊,只不过演出时间稍短票价有点贵。
6月27查中考成绩的日子到了,我的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期望孩子考得好,又担忧考得好但提前签约了后悔,只期望考得正常就好了,如此古怪的心情大概极少会有父母能领会。当天中午不停地上线查看但总是进不去,到1点零5分终于进来查到了2300多名,这个成绩在我对孩子的评估中是中等偏好一点的名次。我原本预计在2500到3500的范围内。根据这个名次我预计除附金外,其他往下的学校应该都可以填报的,当然事实上都不能填报了。
各学校招生群,平台里各类招生信息滚动播报,热闹非凡,本来想着痛并快乐着的带孩子各学校奔走,紧张开心地忙碌着,如此才是想象的中考后应有些样子,而我此刻却成了局外人。局外人的我,也依据自己对近几年的几大高中名校录取排名,初步预计了一下,其实就是在去年的排名基础上,把断档的学校回归正常,稍微考虑考虑扩招影响了1到2分做出来的。最后的结果除去DW偏差大了以外,其他误差均在2分之内,用于平行志愿的填报是够了的。
由于是平行志愿,所以有些学校估分是非常冒的,有些明显离谱,父母若使用风险非常大,可能是学校想着A志愿录不着学生还有B、C志愿呢。在这里提醒后来的父母必须要自己研究,实事求是地去推算各学校的录取线,各志愿间适合拉开点,绝不可以心怀侥幸,天上无馅饼可掉的。看着今年实行平行志愿居然也有不少孩子滑档,估计这类父母没好好研究和推算,或者过于相信学校的估分了。这点足以为后来者戒,后来的父母必须要做功课,千万不可随便和儿戏了。
孩子的中考结束了,目前回忆起来大体上获得了一个中等稍好的结果,有遗憾也有庆幸。我们的选择好坏只有等3年后的高考考试来作答,期望这段历程,可以为后来的父母推荐,提供一些借鉴。信笔写来,流水账而已,也没干什么整理和修改,唯有感受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