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端午节古诗词四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日期:2025-02-10     来源:www.autombls.com    浏览:734    
文章简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要紧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国,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以此寄托对屈原的哀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古诗词四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要紧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国,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以此寄托对屈原的哀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优美诗篇,这类诗歌不只记录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更表达了大家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哪个言,万古传说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可以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开篇即点明端午节的起源,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询问端午节的由来,继而引出屈原的故事。屈原作为一位忠诚的臣子,因直言进谏而遭谗言陷害,最后投江自尽。诗中“楚江空渺渺”一句,描绘了楚江的广阔与空旷,却没办法洗刷屈原的冤屈,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悲剧命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屈原的缅怀,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批判。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杜甫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皇帝赐衣的情景。端午节不止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宫廷的要紧庆典。皇帝在这一天赏赐衣物给臣子,以示恩宠。诗中的“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两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赐衣的质地和美感,叫人仿佛能感觉到那柔软轻盈的触感。

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也透露出杜甫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贝琼的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阴雨天气,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汨罗江畔,屈原的英灵无人凭吊,看上去格外凄凉。诗中“海榴花发应相笑”一句,通过海榴花的盛开反衬出屈原的孤独与悲凉。

最后一句“无酒渊明亦独醒”则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高洁品质的敬仰,即便没美酒相伴,也要维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我们的信念。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汤显祖的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诗中提到的“菖蒲竹叶杯”是端午节容易见到的饮品,用菖蒲和竹叶制成,具备驱邪避疫的效果。诗人一个人写下这一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落寞。随后,“蓬城芳草踏初回”一句,描绘了诗人从郊外归来的情景,芳草萋萋,春意盎然。

然而,诗人的思绪却回到了屈原身上,他深知屈原并不是在瓯江投江,而是选择了汨罗江,因此,那些竞渡的船只又何必劳心费力地前来凭吊呢?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风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5月5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梅尧臣的这首诗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屈原的悼念之情。屈原的沉江死亡,让楚国人民悲痛不已。诗中“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两句,揭示了屈原悲剧的根源——谗言诽谤。尽管屈原试图驱逐蛟龙,保护国家,但最后还是难逃被排挤的命。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的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竞渡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悼念。竞渡不止是对屈原的纪念,更是对忠贞不渝精神的传承。诗中“忠魂一去讵能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忠魂的追思,尽管屈原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却永存人间。

最后两句“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则进一步强调了屈原的伟大贡献,尽管国家灭亡,屈原身死,但他留下的《离骚》却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对屈原精神的高度赞扬。

其他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1.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 陆游《春节联欢晚会叹》

这句诗描绘了端午节大家欢聚一堂、饮酒作乐的场景。陆游通过“裹米粣”和“烂醉”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节日的热闹环境和大家的喜悦心情。

2. “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李之仪的这句诗表现了端午节的另一种景象——独处的孤独。在如此一个喜庆的日子里,诗人却一个人闭门不出,表现出一种内心的落寞与孤寂。

3.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正值夏天,气候宜人,白天渐长的景象。李隆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美好祝愿,期望这个节日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安康。

4. “空惆怅,哪个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舒頔的这句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尽管屈原已经逝去,但他的精神仍然勉励着后人。诗中的“空惆怅”表现了诗人对屈原的无限哀思,而“哪个复吊沅湘”则表达了对屈原的追忆与敬仰。

5. “哪个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这句诗描绘了端午节家庭团聚、共庆佳节的温馨场景。诗人通过“哪个家儿共女”这一问句,表现了端午节的常见性和全民参与的特征,让读者感觉到节日的欢乐氛围。

6.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陆游在这首诗中详细描述了端午节的风俗。粽子和艾草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元素,诗人通过“粽包分两髻”和“艾束著危冠”两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展示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

7.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苏轼的这句诗描绘了端午节的漂亮景象。轻风拂面,不扬起尘土,佩带着玉簪和犀壁的大家在节日里尽情欢饮,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诗中的“玉簪犀壁”象征着富贵与优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环境。

8. “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 朱翌《朝中措》

朱翌的这句诗通过“玉台金盏”和“炎光”两个意象,表现了端午节的热烈氛围。诗中的“全似去年香”则暗示了节日的年年延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9.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 苏轼《少年游》

苏轼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欢庆场景。大家在节日里畅饮美酒,高歌欢唱,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诗中的“十分酒,一分歌”形象地表现了节日的热烈氛围,叫人感觉到节日的欢乐与祥和。

10. “空惆怅,哪个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这句诗第三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尽管屈原已经逝去,但他的精神仍然勉励着后人。诗中的“空惆怅”表现了诗人对屈原的无限哀思,而“哪个复吊沅湘”则表达了对屈原的追忆与敬仰。

端午节不止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历代文人墨客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这类诗句不只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个端午节,让大家一同品味这类优美的诗句,感受传统文化的魔力,传承屈原的高尚精神。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