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改变孩子的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是目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现为行动盲目,缺少考虑和计划,做事心不在焉,缺少恒心和毅力、朝三暮四,急功近利,不可以踏踏实实。譬如,有些孩子看到歌星挣大钱,就想当歌星;看到企业家、经理神气,又想当企业家、经理,但又不愿为了达成我们的理想好好学习。还有些孩子兴趣喜好转换太快,做什么事都没常性,今天学绘画,明天学电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最后一事无成。
浮躁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缘由:
1.父母的影响。国内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和结构在进行着大调整,在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面前,不少父母的心理处于矛盾状况,既对改革的成就表示赞成和认可,又担忧和忧虑在新体制带来的震动和冲击面前没办法适应,因而患得患失,心神不安。也有些父母急于脱贫或改变生活的近况,表现出急于求成,出现急躁的心态,恨不能一眨眼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这种心理也影响到子女。
2.与遗传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备强而不灵活、不平衡的神经种类的人,容易急躁,沉不住气,做事易冲动,注意力易分散。
3.意志品质薄弱。有些爸爸妈妈只知给孩子灌输常识,却不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因而导致有些孩子学习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进,缺少恒心。
为了改变孩子的浮躁心理,爸爸妈妈应指导孩子注意以下问题:
1.教育孩子立长志。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理想,就没坚定的方向;没方向,就没生活。爸爸妈妈只有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使孩子明确生活的目的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具备对生活和学习的高度责任感,这对预防孩子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爸爸妈妈在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扬长避短。有些孩子立志常常不考虑自己条件是不是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挣大钱,就想干什么工作。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爸爸妈妈应该告诫孩子,依据我们的特征来确立目的,才会有成功的期望,千万不要赶时髦。二是立志要专一。
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爸爸妈妈要告诉孩子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预防孩子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正如赫伯特所说:人不论志气大小,只须尽力而为,矢志不渝,就肯定能如愿以偿。
2.看重孩子的行为习惯。一是需要孩子做事情要先考虑,后行动。比方外出旅游,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筹备讲稿。爸爸妈妈要引导孩子在做事之前,常常问自己如此一些问题:为何做?做这个吗?期望什么结果?最好如何做?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方法具体化。二是需要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脚踏实地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一点分开做,积沙成塔,积沙成塔,累积的最后即可达到目的。
3.有针对性地磨练。爸爸妈妈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有针对性地磨练孩子的浮躁心理。如指导孩子训练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能够帮助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韧性。除此之外,还要指导孩子掌握调控我们的浮躁情绪。比如,做事时,孩子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噪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如此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须孩子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训练,孩子浮躁的问题就会慢慢改掉。
4.用榜样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第一爸爸妈妈要调适我们的心理,改掉浮躁的问题,为孩子树立勤奋努力,踏踏实实工作的好形象,以我们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第二,鼓励孩子用榜样,如革命前辈、科学家、创造家、劳动模范、文静作品中的出色人物与周围的一些同学的生动、形象的优良品质来对照检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问题,教育培养其勤奋不息,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