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日期:2025-04-15     来源:www.medlth.com    浏览:540    
文章简介:现在,2021年上海中考报名日期已经确定:2020年12月14日—23日。眼看中考报名一步步临近,近期不少父母咨询记者,自己家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跨区考的问题。

现在,2021年上海中考报名日期已经确定:2020年12月14日—23日。眼看中考报名一步步临近,近期不少父母咨询记者,自己家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跨区考的问题。今天大家就来聊聊跨区考的那些事~


什么是跨区考?

学籍区和户籍区别离,及学籍区和户籍区为不一样的区县时,考生在考试报名时便可以选择在户籍区考试,或者在学籍区考试,选择户籍区考试则被叫做“跨区考”。


因为上海中考是区内角逐,各区的考生人数和投放的招生计划不同,一定量上各区的教育资源暂时存在着差异,致使“同样的中考分数,在A区只能上区重点,在B区却可以上市重点”状况可能发生。


不少“学籍”和“户籍”离别的学生和父母就能对比两个区升入牛校的困难程度,决定是不是要“跨区考”。


跨区考报名日期和步骤


那样跨区考的学生怎么样报名中考呢?考试在什么区考呢?下面什么时间,提醒大伙注意:


1、在中考报名之前,学校第一采集跨区考意向。选择跨区考后,最后还需要到考试报名区的中招办确认报名。

2021年上海中等学校高中阶段
普通学校招生报名日程表

 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2、选择跨区考后,一模、体育、二模均在学籍区考,体育中考中的平时考核成绩和体育统一考试成绩由学籍学校和学籍区予以评定。

一模、二模的试题均为学籍区的试题,假如有模考排位,也是学籍区的排名(并不是户籍区)。

3、中考目前也是在学籍区考的,无需去户籍区考,只有统一批次的投档是在户籍区进行的,也就是参加户籍区的录取。


跨区考的步骤

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注意:跨区考学生自2013年开始,均在学籍所在区县参加中考,中考成绩计入户籍所在区县并进行投档。
跨区考是利是弊?


想要正确做出是不是跨区考的决定,第一需要对学生学籍所在区和户籍所在区中考的优劣势有明确的认识。


因为各区各校的教学水平、考生人数、招生计划、学生水平等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难免存在运势原因。这也是大家说跨区考需小心是什么原因之一。


之所以说小心选择跨区考,还由于跨区考或许会对中考录取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原则上,跨区考生的推优不受影响。不过,实质操作中,推优资格是由初中学校主导的,不少跨区考生是拿不到推优资格的,这个事情需要提前和初中询问了解。


假如孩子在校内的排名能到7%,那样跨区考建议小心考虑,除非初中明确说明跨区也可以给到推优资格(当然因为新中考取消了推优招生,2022届开始也就没有如此的担忧了)。


另外,现在的中考政策下,跨区考生不可以填报名额分配,假如考生在初中校内排名很好,就要考虑是不是要由于跨区考而舍弃名额分配的机会。


而新中考政策下,名额分配到校的招生计划占了一般市重点高中(非四校)招生计划的大头,相比之前影响更大。


大家来看新老中考的招生比率不同,可以明显看到名额分配到校的比率翻倍了:


 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但应该注意的是,改革政策不是明年一块落地的,会从考试考哪几科和录取方法两个方面循序推进,具体时间如下:

2020年:旧中考政策推行的最后一年。
2021年:新中考开始推进,沿用旧中考招生政策,但中考总分变为新中考的750分。
2022年及将来:新中考政策全方位落地,总分750分+新招生录取方法。

另外,2022届中考开始实行的高中招生录取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市重点高中和市特点高中,区重点、普通高中和民办不受影响。


各区中考形势剖析


先来看下2020年中考上海16区市重点、区重点、普通高中录取平均分状况:

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徐汇、浦东、闵行的市重点平均分位列前三。三个区都是沪上教育强区,初中名校多,教育水平高,这决定了学生的平均成绩高。而浦东和闵行又是人口大区,闵行的市重点高中数目相对考生数目不算多。种种原因致使了这三个区的市重点均分长期居高不下。

嘉定区的市重点均分排到了第四,这与嘉定的考生较多、而市重点高中相对缺少有关系。

作为老牌教育四大强区的杨浦市重点均分只排到了第五,再下面是普陀、松江、虹口等区,而崇明区则又是排在了最后。但市重点均分低可能不是好事,譬如靠后的几个郊区虽然市重点均分不高,但区内市重点高中数目少且实力一般,因此均分低只决定了上市重点的门槛低,并不是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更好的高中。

区重点均分来讲,徐汇区还是牢牢的坐在了第一把交椅,这与徐汇区区重点高中水平高,本区生源水平高有较大的关系。值得的一提的是,市重点均分在第二的浦东,区重点均分竟比较靠后。尽管区内优质学校匹配不上区内庞大的考生人数,但区重点数目则完全能足够,这就使得浦东区重点的均分偏低。

普通高中均分的状况和区重点均分的状况类似。徐汇区第三夺得第一,崇明区第三处于末位。从中大家可以看出,门槛低的总是学校实力也比较一般。

大家再来看一份“2020年中考上海16区市重点、区重点、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的表格: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市重点门槛,闵行区则蹿升到了第一位,相比于考生人数,闵行区的高中资源相对紧缺。“僧多肉少”的环境也促成了这个区近几年的优秀升学成绩。松江、奉贤、嘉定等“郊区”的市重点最低分数线也同样非常高,这主如果由于市重点高中数目太少。静安则是所有区内最低的,同样与静安区市重点数目多有关系,只是静安区的末位市重点高中甚至有被区内区重点赶超的趋势。

区重点的话,崇明和徐汇比较高,杨浦和金山区的分数线则较低。

公办普通高中门槛最高的是杨浦,因为杨浦仅有复旦二附中一所公办普通高中,但这所普通高中的升学输出堪比部分市重点,其分数线也比较高,就是杨浦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分数线。

再看下2020各区高中的招生状况:


 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依据孩子的定位学校层次,假如两个区的录取率相差非常大,大家重点考虑录取率更高的区,当然还应该结合两个区高中的具体状况,毕竟市重点学校的水平也有差别,以上只不过一个粗略的参考依据。


关于各区中考优劣势,大家可能可以从保底学校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状况:

1、目的保底市重点的学生,闵行、奉贤、浦东、徐汇、杨浦等区慎去(留);而静安、黄浦、青浦、金山等区在中考分数上更占优势。 2、目的保底区重点的学生,松江、闵行、徐汇、宝山、奉贤等区慎去(留);崇明、金山、杨浦、浦东、静安等区则有更多的机会。 3、目的保底公办普高,徐汇、长宁、普陀等区慎去(留);崇明、嘉定、金山、虹口、浦东等区在中考分的需要上更低一些。
当然这类只不过从保底的学校去考虑之后的结果,对于跨区考需要多方面地考虑,譬如距离、跨区考的风险、孩子的心理原因等等。总之,是不是跨区考其实非常重要的还是看孩子成绩,成绩是所有的基础。


怎么样选择适合的区考


总结一下,跨区考与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因:


1、政策影响

(1)考生初中能否有机会拿到推优,跨区是不是还可以享受推优; (2)考生初中校内成绩是不是排名前列,跨区舍弃名额分配是不是“合算”;

2、自我定位

(1)考生平常的成绩在学校和区里处于哪个位置(可以参考期中考试) (2)考生我们的中考目的大概对应于什么级别的学校(可以参考初中往年) (3)学籍区和户籍区的学校资源怎么样? (4)学籍区和户籍区的考生人数,角逐激烈程度 依据自己状况,目的,去剖析,有的区的重点学校资源多,但考生角逐激烈,录取分数也非常高;有的区的重点学校资源一般,但考生人少,角逐相对不激烈,录取分数反而更低。

 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新中考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大增,跨区考还合算吗?

3、交通问题

学籍区和户籍区的学校交通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假如不住宿的话,天天上下学的交通问题,假如路途过于遥远致使天天的通勤时间变长,对学生的学习也会有影响。
特别注意:对于2021年中考的考生,零志愿不主张作为跨区考的参考依据:零志愿招生人数少,甚至只有1人、2人的计划,会致使分数波动大,具备偶然性。 不过对于四校,四校裸考绝大多数名额都在零志愿中,假如招生计划相对较多,也可作为裸考四校的参考。

至于2022年开始的新中考招生方法下,市重点招生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占主流,那样就需要考虑学生是不是有通过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进入更好的市重点可能,假如这一块的概率非常小,则不需要太过纠结会失去这部分的名额。


到底需不需要跨区考,终究是要结合孩子自己的实质状况去考虑的,判断学生在两个区可能考上的高中是重点。

考生定位学校可以参考自己在班级和年级的排名,结合本校往年的状况或者向老师咨询作出判断。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