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2022年上海初一上册数学1.5《有理数的乘除》同步训练( 分析版)

   日期:2025-05-18     来源:www.heeong.com    浏览:764    
文章简介:《1.5 有理数的乘除》基础训练 1. 三个数的乘积为0,则. A. 三个数肯定都为0                 B. 一个数为0,其他两个不为0 C. 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是0             D. 两个数为0,另一个不为0 ...

《1.5 有理数的乘除》基础训练

1. 三个数的乘积为0,则.

A. 三个数肯定都为0                 B. 一个数为0,其他两个不为0

C. 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是0             D. 两个数为0,另一个不为0

2. 若有理数a,b 满足ab>0,则必有.

A.  a>0,b>0                       B.  a<0,b<0    

C.  a>0,b<0                       D.  a>0,b>0或a<0,b<0

3. 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假如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地方,它们的商不变,那样这两个数.

A.肯定相等                        B.肯定互为倒数

C.肯定互为相反数                  D.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4.  n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它们的积的符号.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的大小决定

5. 下列各式积为正的是.

A.2×3×5×                   B.2×××

C.×0××            D.×××

6. 计算××0的结果是.

A.1.5           B.-1.5          C.0            D.1.2

7. 计算-5-×3的结果等于.

A.-11          B.-1           C.1            D.11

8. 计算12-7×+8÷的结果是.

A.-24          B.-20          C.6            D.36

9. ×20××=[×]×[20×],运算中没运用的乘法运算律为.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D.交换律和结合律

10. 计算12+÷-×2的结果是.

A.7             B.8             C.21            D.36

11. 在计算×时,可以防止通分的运算律是.

A.加法交换律                     B.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加法结合律

12. 已知[-△]÷=0,那样△表示的数是.

A.-3           B.3             C.0             D.

13. 已知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气温降低6℃.某人乘热气球旅游,在地面时测得温度是8℃,当热气球升空后,测得高空温度是-1℃,热气球的高度为________m.

14. 计算:

×-÷;          

×.

15. 计算:

× ;

××.

 

 

基础训练答案和分析

【答案】

1. C 2. D 3. D 4. C 5. D 6. C 7. C
8. D 9. C 10. C 11. B 12. A

13. 1500 14. -10;39.             15. 11;.

【分析】

1. 解:依据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三个数的乘积为0,则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是0.

故选C.

由“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可知,几个数的乘积为0,则至少有一个是0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2. 解:由于ab>0,所以a,b异号,即a>0,b>0或a<0,b<0.

故选D.

两数相乘,积的符号是由两个乘数的符号决定: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已知ab>0,则a,b异号.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解题重点是理解“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 解: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假如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地方,它们的商不变,那样这两个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故选D.

依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解答.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解题重点是理解“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4. 解:n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它们的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本题的考试知识点是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 熟练学会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是解题重点.

5. 解:×××,负因数有4个时,所以积为正.

故选D.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依据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的考试知识点是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 熟练学会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是解题重点.

6. 解:××0的因数中有0,故结果为0.

故选D.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0. ××0的因数中有0,故结果为0.

此题考查的是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7. 解:-5-×3=-5- =-5+6=1.

故选C.

根据先乘法,再减法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8. 解:
12-7×+8÷=12+28-4=36.

故选D.

根据先乘除,再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9. 解:察看式子可知,运算中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选C.

由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可知,×20××=[×]×[20×],运算中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解题重点是熟练学会乘法运算律进行判断.

10. 解:
12+÷-×2=12+3+6=21.

故选C.

根据先乘除,再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11. 解:察看式子可知,运算中运用分配律可以防止通分.

故选B.

由有理数的分配律可知,计算×时,运用分配律可以防止通分.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分配律,解题重点是熟练学会分配律进行判断.

12. 解: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仍得0,故-△=0,

所以,△=-3,

故选A.

由“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仍得0”可知,-△=0,进而可以求出△的值.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解题重点是理解“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仍得0”.

13. 解:由题意可得,[8-]×=1500,

故答案为1500.

解题时要正确理解题意,列出式子求解.

本题的考试知识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结合题意,列出式子是解题的重点.

14. 解:×-÷

        =×-÷

=-10-

=-10-

=-10

×

=×

=×

=×-×

=36+3

=39

先计算括号内的,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可考虑借助乘法的分配律进行方便计算.
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先察看算式的特征,若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就先简化运算. 

15. 解:×=×+×=20+=11;

××=×××.

第题括号外面的因数-24是括号内每一个分数的倍数,相乘可以约去分母,使运算方便.借助乘法分配律进行方便运算.

第题-7可以与的分母约分,因此可借助乘法的交换律把它们先结合运算.

当一道题根据常规运算顺序去运算较复杂,而借助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却可以使运算变得简 单些,这个时候可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1.5 有理数的乘除》提升训练

1. 假如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样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肯定为正数                      B.肯定为负数

C.为0                             D.可能为正数,也会为负数

2. 若有2018个有理数相乘所得的积为零,则这2018个数中.

A.最多有一个数为0                 B.至少有一个数为0

C.恰有一个数为0                   D.均为0

3. 若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零,则它们的商是.

A.-1            B.0              C.1              D.-1或1

4. 某冷藏库的室温为-5 ℃,有一批食品需要在-29 ℃的条件下冷藏.假如降温速度为

6 ℃/h,那样h后能降到所需的温度.

A.4              B. 3               C. 5               D. 2

5. 在如图所示的运算步骤中,若输入的数x=3,则输出的数y=.

 

A.-2             B.             C.6             D.5

6. 假如ab<0,>0,那样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                         B.符号没办法确定

C.一正一负                         D.都是负数

7. 若一个有理数与-5互为倒数,则这个有理数的2倍与1的差为.

A.-11             B.9            C.             D.

8. 在数-5,1,-4,6,-3中任取两个数相乘,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

9. 概念新运算:a*b=4a-3b-a×b,计算2*.

10. 一只小虫沿一根东西方向放置的木杆爬行,先以每分钟米的速度向西爬行了4分钟,后来又以同样的速度转身向东爬行了6分钟,求这个时候它与出发点的距离.

 

 

 

答案和分析

【答案】

1. A 2. B 3. A 4. A 5. A 6. D 7. C     

8. -30 9. 23 10.

【分析】

1. 解:假如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则这两个有理数同号,那样这两个有理数的积肯定为正数.

故选A.

依据题意可得,两个有理数同号,“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则这两个有理数的积肯定为正数.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解题重点是理解“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2. 解:依据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2018个有理数相乘所得的积为零,则这2018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故选B.

由“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可知,2018个数的乘积为0,则至少有一个是0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多个因数的乘法法则,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3. 解:若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零,则这两个有理数互为相反数,

依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可知,它们的商是-1.

故选A.

依据相反数的概念可知,这两个有理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则它们的商是-1.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解题重点是剖析出“这两个有理数互为相反数”.

4. 解:依据题意可得,[ -]÷6=24÷6=4,

故4 h后能降到所需的温度.

故选A.

解题时要正确理解题意,列出式子求解.

本题的考试知识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结合题意,列出式子是解题的重点.

5. 解:依据步骤图可列式为:y=÷=4÷=-2,

故选A.

因为x=3不是偶数,则y=÷,求出y的值即可.

本题的考试知识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结合步骤图,列出式子是解题的重点.

6. 解:由于>0,依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可知ab同号,

又由于ab<0 ,所以可以判断ab均为负数.

故选D.

由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可知,ab同号,再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则可看出ab均为负数.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除法和加法法则,解题时要灵活运使用方法则.

7. 解:依据倒数的概念可知,这个有理数为

则这个有理数的2倍与1的差为.

故选C.

若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大家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则可以求出这个有理数,进而可以得到这个有理数的2倍与1的差.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倒数的定义,解题重点是依据倒数的概念求出这个有理数,进而依据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8. 解:×1=-5,×=20,×6=-30,×=15,

1×=-4,1×6=6,1×=-3,×6=-24,×=12,

6×=-18,则积的最小值为-30.

故答案为-30.

依据题意,求出任意两个数的乘积,再比较大小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乘法法则,依据题意求出任意两个数的乘积是解题重点,进而比较乘积的大小即可.

9. 解:2*=2×4-3×-2×=8+9+6=23.

依据新概念,列出算式求解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这种题的解题重点是要正确理解新概念.

10. 解:设向东方向为“+”,则向西方向为“-”,依据题意可得,

×4+×6=×=×2=

故小虫与出发点的距离为米.

第一要规定正方向,然后依据题意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解题重点是规定正方向,结合题意,列出算式.

 

 

 

 

 

《1.5 有理数的乘除》培优训练 

1. 若x+y<0,xy<0,x>y,则有.

A.x>0,y<0,x的绝对值较大  

B.x>0,y<0,y的绝对值较大  

C.x<0,y>0,x的绝对值较大  

D.x<0,y>0,y的绝对值较大

2. 如图①,在数轴上点A,B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b,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图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 如图②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的x的值为-1时,则输出的值为.

→→→

                                        图②

A.1               B.-5              C.-1              D.5

4. 概念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1,等式右侧是一般的加法、

减法及乘法运算,譬如:2⊕5=2×+1=2×+1=-6+1=-5.则3⊕的值是________.

5. 假如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b-2ab,求[2*]*的值.

答案和分析

【答案】

1. B 2. B 3. C       4. 16      5.

【分析】

1. 解:∵xy<0,

∴x、y异号,

又∵x>y,

∴x>0,y<0,

∵x+y<0,

∴y的绝对值较大

故选B.

依据“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可得x、y异号,再依据“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即可看出y的绝对值较大.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 熟练学会有理数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是解题的重点.

2. 解:结合数轴可知,a<0,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则,故①②错误;

依据相反数的概念可知,-a>0,-b<0,则,故③④正确,

故正确的有2个,

故选B.

结合数轴可知,a<0,b>0,依据相反数的概念可知,-a>0,-b<0,进而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此题主查考查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结合数轴和相反数的概念可判断ab、-a、-b的符号,进而依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判断即可.

3. 解:当输入的x的值为-1时,则输出的值为×-3=-1.

故选C.

依据给出的步骤图,列出算式,即可求出输出的值.

本题的考试知识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结合步骤图,列出式子是解题的重点. 

4. 解:3⊕=3×[3-]+1=3×5+1=15+1=16.

依据新概念,列出算式求解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这种题的解题重点是要正确理解新概念.

5. 解:2*==6-4-3=-1,

*=+2-1=

故[2*]*的值为.

依据给出的新概念,先求出2*的值,再求出[2*]*的值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这种题的解题重点是要正确理解新概念.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