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都挺好》没说破的真相」世界正在狠狠惩罚过分娇纵孩子的爸爸妈妈

   日期:2024-12-17     来源:www.tlffmw.com    浏览:784    
文章简介:宽容过头是放纵,溺爱过头是过分娇纵。 电视剧《都挺好》火了,第三带热了一波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

宽容过头是放纵,溺爱过头是过分娇纵。

电视剧《都挺好》火了,第三带热了一波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

大家能看到苏家爸爸妈妈由于陈旧的观念,一直伤害着女儿苏明玉,同时也用过分娇纵养育出了两个带有性格缺点的儿子。

同一个家庭,却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孩子:

坚强独立的女儿与自私糊涂的儿子,泾渭分明。

最吊诡的地方在于,最成材的反而是那个最不能宠,最被嫌弃的小女儿。

烧钱最多,最得宠的明成,现在变成了互联网上每人喊打的对象。

可见爸爸妈妈付出的关爱与孩子长大后的收获,并不一直成正比。

爸爸妈妈爱错了方法,花错了钱,真的会害了孩子的一生。

01

纸老虎苏明成。

《都挺好》里的苏明成,娇生惯养,在家从没受过委屈。

本来爸爸妈妈为他做的事情,诸如送他旅游,都是无可厚非,但跟明玉的待遇稍一对比,就能随便发现,这其实是偏心。

苏母为了不出学费,宁愿让女儿舍弃考清华,去上一所不收费的师范。

为了老大的学费,宁愿出卖女儿正在住的房间,丝毫没愧疚。

一遇见大事,就得卖房筹钱,可见就资金层面讲,这不算是个富裕的家庭。

然而,当老二提出旅游的时候,苏母的态度却是全力支持,毫不犹豫地全款“赞助”了。

在这种予取予求,要什么给什么的付出下,苏明成变成了一个哪种人呢?

他就像大家在生活里容易见到的,那种被惯坏了的熊孩子,任性而暴躁。除去有借助价值的人,像是爸爸妈妈、老婆,其余人都不放在眼里。

所以他才能毫无负罪感地对自己亲妹妹动手,打到明玉骨裂住院。

在苏明成的心里,自始至终都只装着自己一个人。既不会爱,也不会怎么样与人平等地相处。

说到底,正是由于苏母无底线的过分娇纵,让他失去了形成正确三观的机会,变成了其他人眼中的窝囊废,妈宝男。

看上去刚强骄傲,其实只不过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除去窝里横,没别的本事。

看看《都挺好》里苏明成坐牢的桥段,就了解熊孩子野蛮成长的下场是什么。

惯子如杀子,世界是非常残忍的,不会对任何一个孩子心慈手软。

你不跟孩子讲的道理,法律会跟他讲,你教不会孩子的规则,社会就替你去教,至于学费(代价)是什么,真的要看他造化好坏了。

02

假大空苏明哲。

不同于苏明成依靠爸爸妈妈的幼稚,老大苏明哲陷入的则是爸爸妈妈的捧杀。

苏家爸爸妈妈以留学的他为骄傲,四处与人炫耀,在老婆死后,苏父甚至把苏明哲当成了下半生幸福的唯一依赖,很重视。

但这份重视,对身背房贷,又丢了工作,只能靠老婆苦苦支撑的苏明哲来讲,实在是太沉重了。

死要面子的他,在缺钱的状况下,硬要把刁钻的苏父接到遥远的美国一块生活,遭到阻止后,又非得给苏父买大房屋住,弄得老婆心凉,也闹得全家鸡飞狗跳。

这已经不止是虚荣心作祟,而是长期失败教育埋下的种子,终于开始发芽,显示威力了。

苏明哲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以承受任何失败、指责的人了。

在其他被裁员的朋友们,就算做员工,送外卖,也要养家糊口,拼命赚钱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沉溺在往日辉煌中,自我欺骗的人。

他也是被娇惯长大的,甚至由于成绩好,遭到了家族内更多的鼓励,在家他就是出色闪耀的大哥,随便指挥着弟妹。

可事实上,在被裁员的那一刻,他就被迫褪去了所有光环,泯然众人。

被过分娇纵长大的孩子,终于变成了没办法承受挫折的成年人。

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说:“你了解运用什么办法,肯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办法就是对他言听计从。”

慈母多败儿,就是这样。

03

毁掉孩子最简单的办法:用钱。

从苏家的遭遇中,大家能非常明确地看到,几乎所有剧烈冲突的导火索,都是由于资金。

整个家庭的悲剧源头,就是苏母对于家里财政的变态掌控。

苏父是一个连藏私房钱被发现,都要下跪求饶的懦弱男性。

苏母在烧钱上又是一个全凭好恶,没合理规划的人,死守着家底,用手里的资金操控着全家老小。

她学会薪资,压抑着老公;喜欢两个儿子,就豁出去了,泼水样的烧钱;讨厌女儿,就死死咬住钱包,分内的钱都不想出,更别提额外在女儿身上投资。

她用资金去完成过分娇纵,顺利毁掉了两个儿子:

老大苏明哲在烧钱上没任何计划,打肿脸充胖子,非要去做很多经济能力以外的事,遇见挫折只能死撑。

老二心安理得地变成了啃老族,不只瞎投资,每一个月还要榨取二老的退休薪资,苏母无怨无悔地补贴,换车买房全部包办,每一个月只留几百块生活费。

这是一种自我牺牲式的投入,恨不能倾家荡产只为了照顾孩子。

最后换来的,却是孩子愈加不成器,也根本不珍惜爸爸妈妈烧钱为他创造的生活。

只有苏明玉早早摆脱了家庭,自食其力,扭转了我们的命。

当苏父手里有钱之后,也掉进了资金怪圈,不只沉迷买彩票,还急于求成地参加投资理财,最后让人骗了六万多元,气得想跳楼。

而最后把他劝下来的,恰恰是全家五口中,唯一一个逃脱家庭,达成财务自由的苏明玉。

苏家三个男性可能有赚钱的能力,却完全没正确烧钱的觉悟,都被资金所束缚,疲于奔命。

相反,苏明玉烧钱的方法才最正确,钱是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来产生问题的,但凡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她从不吝啬。

毕竟人是为了获得幸福,才去赚钱的,而不是由于赚钱才得到幸福。

04

提早教育,不让孩子为钱所困。

有人说,被宠坏的孩子一般都有四个特点:

1.极少分担家务或其他责任

2.没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

3.爸爸妈妈或别的人给予了他们过多帮助

4.拥有不少个人物品

而比这四点更可怕的,是教不会孩子正确的资金观。

被过分娇纵的孩子,总是会本末倒置,感觉资金就是幸福,甚至因此伤害家人。

却不知,资金永远比不上家庭的和睦、身体的健康、爱情的长久,比不上你一个人的快乐。

只有了解资金的价值,孩子才了解该如何用钱,才能在离开爸爸妈妈之后依旧幸福。就像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写道:

大家不了解女儿长大后会成为舞蹈家还是银行家,没方法控制她将来能赚多少钱。

但大家可以借用诚实面对目前的用钱方法影响她。

不管将来她拥有哪些,她都要了解怎么样存钱,也应该了解怎么样与何时要舍得烧钱,更应该掌握不受资金与其他想影响她的人摆布。

大家教育子女的时间不会非常长,机会稍纵即逝。

真的的疼爱,不是宠溺,是手放开,给孩子知道资金的机会,让孩子尽量多地去尝试,通过改错,形成完整的资金观。

宽容过头是放纵,溺爱过头是过分娇纵。

不要让爸爸妈妈的过分娇纵,毁掉了孩子的三观。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