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这一代的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而且生活条件愈加好,对于照顾孩子的问题,好像没上一代人那样无往不利。八零后怎么样当个好父母?相信是不少人的问题。
小丽是独生女,从小被爸爸妈妈呵护,结婚以后老公也对她疼爱有加。可孩子的出生,好像把所有都改变了。“看到孩子,有时感觉他挺可爱,有时感觉他非常可恶。 我的生活由于他,完全乱掉了,完全没了自由。”说到孩子,外企员工王先生也是满腹牢骚:“我和老婆工作忙,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可老婆总感觉老人的教育方法 落伍,一发现儿子有不好的习惯,就把责任赖在我爸爸妈妈身上。大家总由于这个问题吵架,却没更好的解决方法。”而另一对八零后新夫妻则干脆把孩子扔给了爸爸妈妈,两人过起了两个人的世界,或逛街或打游戏,不亦乐乎。
八零后饰演着独生子女和社会栋梁的双重角色。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一方面被爸爸妈妈保护,一 方面又要承担起成年人的社会职责——工作、赚钱、结婚生子、培育后代、赡养老人等。据报道,中国已进入“421社会”,八零后夫妇,总是要面对赡养4位老 人和子女的重任。在这样多的“任务”面前,八零后新父母们有着什么样的心理近况呢?
生活重压让他们缺少耐心。教育孩子需要爱心、耐心和恒心。八零后爸爸妈妈面对紧张的工作、生活重压,可谓一个人顾不过来,非常难有足够的精力兼顾孩子。多数八零后都把照顾孩子的责任有意无意地推给了爸爸妈妈。
两代人存在教育理念的冲突。八零后总是不认可自己从小遭到的教育。老人带孩子时,常会让他们想起自己儿时所受的教育,这个时候他们会变得很难忍受,甚至怒不 可遏。如此的抗议不只会挫伤爸爸妈妈带孩子的积极性,还会致使家庭矛盾。可当你询问八零后爸爸妈妈,他们的教育理念是什么?他们一般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只不过不喜欢 老一辈的教育方法。
孩子就是牢笼,锁住了自由。孩子的出生,让八零后不可以像以前那样彻夜狂欢或时不时地外出小聚了。喂奶、换尿布成了“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为了孩子的奶粉钱奔波成了工作动力,他们的整个生活由于小生命的到来而“乱了套”。
孩子出买卖味着我老了。八零后多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总拿他们当孩子看待,他们也总感觉自己还年轻。不少人虽年过三十,却并未从青少年的思维模式中转变过 来。为人爸爸妈妈的事实一直让他们很难同意。有些人甚至对外拒绝承认自己有孩子,仿佛如此说我们的责任会变得少一点,在其他人的眼里也会看上去年轻一点。
那样,有没方法让八零后更快地调整心态,顺利转变到为人爸爸妈妈的新角色上呢?答案是一定的,而核心则在于你是不是用心去生活,用心去体察自我角色的转变。
夫妻间要分工有序。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一直没办法完全代替爸爸妈妈,隔代教育确实问题重重。夫妻间要好好交流、分工合作,一同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或者有主有次,一方把重点放在工作上,另一方找份相对轻松的工作来兼顾家庭,但首要条件是夫妻双方事先进行好的磋商。
感恩爸爸妈妈的付出。爸爸妈妈很不容易把你照顾成人,目前又要照顾你的孩子,他们本可以趁着退休放松心情,到处走走。照顾孩子是青年我们的义务,他们只不过助你 的忙,你应该对他们的帮忙心怀感激,至于带的好与不好,总归是帮忙了,如此想,你便不再责怪他们,我们的心态也变得平静一些。
同意“我已是父母”的事实。记住,你不止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还是眼前这个小生命的父母,你正渐渐成长为家里的顶梁柱,为了家庭舍弃一些玩乐是你的责任所在,没办法推卸。部分年轻爸爸妈妈,若感到没办法调适好心态,可以请教专业的心理专家,让他们助你找到我们的地方并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交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