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进入5月下旬,各地初中开学已有一段时间。
现在摆在学生父母面前最大的问题是:网课算不算正常的教学?周末假日用不需要补课?
日前,教育部明确,网课属正常教学周末假日不补课!
线上教学时长应纳入正常的教学教学时长,网课是春学期正常教学的一部分。
开学后照常双休,不借助周末时间补课,不剥夺学生休息时间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虽然官方明确周末假日不补课,但网课的学习成就怎么样,想来所有已经开学的家庭早已心知肚明。
在此,想对所有孩子说:
赢在勤奋,胜在坚持,想要多大的收成就要有多大的努力与付出。
学习非常累非常苦,但它可以叫你遇到更好的自己。新学期请勿假装努力,成绩不会陪你演戏!
孩子,念书确实非常苦,这一点大家没办法不承认。
从上学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承受不少,也失去了不少是我们的时间。
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的时间,其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学习上面。你可能一天要上八九节课,一天要做两三套试题,一天要写不少不少作业……
繁重的学业,几乎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感觉自己坚持不了,所以抱怨,甚至想要舍弃。
学习常常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想要获得优秀的成绩,就要在其他人看电视的时候用功,在其他人玩手机的时候学习。
这个世界上,没任何一项常识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费力就能获得的。
纵览大家身边的人,但凡获得肯定收获的人,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正所谓,“十年寒窗,百炼成钢。”
每一个人才的成长,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这个世界对任何一个人都非常公平,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就有多不爽!
念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普通人逆袭的最好机会。
央视过去播过一部《翻山涉水上学路》的纪录片。 记叙了在一些区域,孩子们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去上学的故事。
他们不是不怕苦,更不是不怕死。
只不过,他们更怕一辈子困在原地,失去过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出身贫寒的孩子心里最了解:
上学,是他们与命较量的唯一方法。
不上学,就只能终生封闭在这个贫瘠的地方,看不到明天的出路。
北宋诗人林逋说:少不勤苦,老必艰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
生活有的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学,老来是要后悔,是要吃苦的。年少时贪图安逸,不想好好学习,明天就要忍受空虚与“贫穷”。
2007年,高考考试考生陈圣章早早地走出了考场,他的试题上没写一个字。
究其缘由,无非是感觉学习太累太苦了,觉得走向成功的路不止念书这一条。
可是结果呢?
高考考试后,陈圣章做过药品营销推广、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跳槽。
想要去合法公司里面找工作,但因为没学历和一技之长屡次被拒。
期间他也做过些小买卖,但都以失败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
天天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结束,天天都在路上奔波。
目前的他无比的后悔,说当初就不该舍弃念书。年少时总以为,念书就是最痛苦的事。后来才了解,念书不苦,生活才是真的苦。
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真的需要拼命还。
在最能拼最能斗的年龄,吃苦是需要的也是势必的。
趁年少,趁青春,努力一点,千万不要怕苦!
还记得云南的励志少年林万东吗?
2019年全国高考考试,林万东考取理科713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被该校智能化系录取。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中国深度贫困区域。
林万东家有姐弟三人,爸爸因病不可以干重体力劳动,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妈妈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砖背沙。
为了帮助家减轻负担,也为了自己未来的学费,在高考考试后,他就到工地上搬砖赚钱。
当他得知自己考了713分,他喜出望外。其实早在他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他就立志要考清华。
他曾在日记中写下:“唯有自强不息,大家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在学习上,他比别的同学愈加刻苦努力,睡得晚,起得早。
他从不抱怨学习苦,他了解只有好好念书,才能让自己以后的生活有无限的可能。
其实,不管一个人的处境怎么样,是贫寒还是优越,只须努力,他就能站在比别的孩子更高的起点。
生活没白走的路,越努力才越幸运。
努力了,就会有期望;只有努力奋斗,才不会出局。
命是学会在自己手中的,把握好青春,让我们的青春不留任何遗憾。
以后的你,必然会感激目前努力奋斗的自己!